[自然科学]《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doc

[自然科学]《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学]《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

Minolta手动镜头的一些数据 郑重声明: 本文是我整理色影无忌网上jackripper的帖子所写,分享给众位美能达玩家 原帖地址:/printthread.php?threadid=352158 小木整理 /people/alicesherry/ ---------------------------------------------------------------------------------------------------------------------- 最开始整理这份资料的时候,是在我自己准备玩回Minolta手动器材的时候。在无忌诸位高人留下的帖子中领悟了许久,却发现自己依然是充满了茫然。――直到后来我知道这与Minolta一贯的经营作风有关,将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块并投放带有不同标识的产品。 所以我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词典开始翻阅所有能找到的,与Minolta手动镜头有关联的帖子。之后,我踏上了攒镜头的不归路。直到我基本上攒到了那些曾让我梦牵魂系的镜头时,整理在手中的资料也够让我骄傲自满一番的了。所以想把它分享出来,因为现在沉迷在Minolta手动器材中的玩家还很多,更有一些入门的新兵。前段时间曾有想法在无忌上申请博客,只是博客一直没批下来,所以相关资料就贴在这里,各取所需好了。 在聊那些具体数据之前,有必要先聊一聊Minolta手动镜头的市场划分。或者叫做版本。 单纯按照市场划分来看,Minolta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两个最主要的区块,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包括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应该也是类同于欧洲市场的样式及产品系列。只是对此我没有具体考证过,不能绝对肯定。 一个对Minolta手动器材颇有研究的美国玩家认为,准对北美市场生产的镜头无论在用料做工及最后的成像上多少要好于发布在欧洲市场的产品。对此我同样没有具体考证过,不敢认同。 但是两大市场的区分,反映在镜头上却很简单。北美市场的产品在镜头标识中带有黄颜色的ROKKOR-X,也就是国内玩家所说的黄标头。这一标识从第二代MC镜头开始采用,一直延续到第二代MD镜头时代。第三代MD镜头无论北美市场还是欧洲市场的产品,镜头标识全部统一为Minolta MD。 而对应于北美市场二代MC到二代MD镜头的欧洲市场,镜头标识中只有一个白色的ROKKOR。举一个例子如:MINOLTA MD W.ROKKOR 28mm 1:2.8 LENS MADE IN JAPAN Oslash;49mm。这就是典型的欧洲版第二代MD时代的28mm镜头,而用来断定二代MD镜头的依据是其中的Oslash;49mm,这是第二代MD镜头才开始采用的标识信息。包括北美市场的黄标头也是如此。 北美市场在第二代MD镜头序列后期出现了白色标识的ROKKOR-X,对于此类镜头坊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个人考证之后比较认同的说法是:那段时间Minolta仓库里的黄油漆用光了,采买因为失恋闹情绪所以没有去买新的,生产线上的工人没办法只能改用了仓库里存量比较多的白油漆涂写这个重要的ROKKOR-X标志。 至于白标ROKKOR-X的传言,真正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白标头的整体质量不如黄标头,是Minolta镜头生产序列转换时期出现的一段失控状态。按照时间排序,二代MD黄标头--MD白标头--三代MD头。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Minolta的官方认可,我想Minolta永远也不会去承认这一点。而且,白标头与黄标头之间即使存在成像差异,差异究竟会有多大都是很难说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黄颜料用光了。 至于说所谓的黄标镜头与非黄标镜头之间是不是存在成像上的差异,差异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吹毛求疵,不足为论。 但是有一件事需要注意的是,Minolta生产的镜头曾经经历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光学结构的革新,一次是在第二代MC镜头前后,不但镜头的光学结构被重新设计,大多数镜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第二次是在二/三代MD镜头之间,许多品系的镜头被再一次修改了片组结构,而且,据说也采用了新的镀膜工艺但是我一直没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我个人曾测试过50mm\1.7的镜头,三代MD镜头的色彩还原的确要比早期镜头浓郁艳丽。但这种情况在50mm\1.4上却没有发生,因为50mm\1.4是为数不多的在二代MD期间就展开了两个产品系列的镜头,并且一直没有再修改光学设计。 那么,在这篇东西里面难免会存在一些煽风点火的东西,毕竟Minolta曾经设计生产了许多值得骄傲的手动镜头。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放毒,抑或在一个连八十岁老阿婆都在玩数码相机的年代,我就是捅破了藏有炭疽病毒的存储罐,还会有人中毒吗? Minolta拥有庞大繁杂的镜头体系,要想详尽细致地阐述这些镜头,是非常困难的。而更困难的在于,许多镜头序列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果按照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