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发展简介经典幻灯片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玉器发展简介经典幻灯片资料

中国玉器发展简介--经典幻灯片资料 弧 形 璜 春 秋 晚 期 一礼 乐 器 6、琥:圆雕形、片状体或饰虎纹形虎形器。 在玉器中,圆雕虎形者并不多见。 有学者认为,以虎形或虎纹玉饰凑成“六瑞”,是出 自汉儒的臆想,因为动物纹或动物形虎与其它玉种 玉器不协调。清代有学者曾怀疑琥不应作虎形,而 更可能半琮为琥。 琥是礼器中的“六瑞”之一。 《周礼》中说:“以白虎礼 西方”。《左传?昭公32年》: “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 轻服”注:“琥,玉器。”不 管琥之形制怎样,先秦时 确实有“玉虎”,且还作为 礼器或赏赐物。 玉 虎 春 秋 早 期 河 南 省 博 物 馆 藏 一礼 乐 器 7、瑗: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大圆孔,其孔径与边径之比为 l:2,即《尔雅》所说的“好倍肉,谓之瑗”。 瑗的主要用途一是请召的信物。《荀子》说:“召人以瑗”, 即欲请人来时,叫使者持瑗而去;其二,引导君王上阶之器, 以免君王失坠。据说古代帝王上台阶时,手执瑗之一边,引 导者执另一边。 考古出土的瑗,可能以作为佩饰和绳带枢纽作用者居多。 8、环:形同璧、瑗的圆形板状体。环的孔、边比例相等,即 “肉、好若一”。 环音同还。古代有种说法是“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赐 块则绝”。意为被放逐的臣子,如果得到了天子带去的一个 环,则意味着结束了流放,可以回到都城了。实际上有无这 种制度已不可详考。环最早是作为佩饰器佩在胸前等处的。 玉环 战国早期 山西 省博物馆藏 玉瑗 商代中期 一礼 乐 器 9、珑:用玉琢成的龙。亦称玉龙。 当今许多学者把远古玉器中许多怪异形动物泛指为龙,有的 又将龙形或龙纹玉器称珑。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历代关于龙有无数神奇的传说。许慎 《说文》中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 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秦汉以后,玉龙主要是作为“祷旱玉”,民间认为龙能呼风唤 雨。 我国民俗,大旱求雨时常祭龙。这种玉龙,可以视为礼器, 然而,并非有龙纹的玉器都是珑。 10、玉磬:一种标准形制如矩尺状的器物。从殷商到明清都有 玉制的磬。 磬是中国上古时宫廷举行大礼奏乐时的主要打击乐器。在商 周的墓葬中,出磬者,都是身份较高的人。 磬折转角处有一小孔,可悬挂。作为乐器往往要几件排列悬 挂,组成不同音阶便于奏乐。 玉龙 红山文化 翠太平有象磬,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二 仪 仗 器 指各种玉制兵器。如戈、刀、戚、钺、牙璋、斧等。这些器 形源于实用器,但在原始社会晚期和青铜时代的玉制戈、刀、 戚、钺等多无使用痕迹,主要为仪仗用器。 1、玉戈:是商周最重要且出土较多的一种玉兵器。玉戈由援 刃和内柄两部分组成。与铜戈略有差异的是,玉戈多双 面刃,上下靠刃部有棱,有胡玉戈出现很晚。玉戈有长近1m, 也有短到3~5cm的。 玉兵器中,戈的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尽管它从诞生那 一天起,可能从未作为实用武器。在仪仗、随葬中,佩饰器 上都有各种形制的玉戈。 玉戈大约是来源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中的一种 长条形尖头石镰。原始社会各部落间有纷争时,可能没有专 门制作的武器,就用?些锋利的生产工具作为武器。石镰可 能常被作为武器。随着部落间纷争的频繁,人们需要有专门 的武器,石镰渐渐地被改造加工成武器。作为武器,需要在 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变长,于是有了柄和为装柄而设的内和穿, 不过其援部还基本保留了镰的原形,最后,脱离了镰变成一 种新型武器“戈”。 兽面纹乍册吾玉戈 商代晚期 甘肃省庆阳地区博物馆藏二仪仗器 最早的玉戈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早期玉戈的共同特征为: ①援中部无纵向脊;②援与内相接处两则端无阑; ③王戈最流行的时期 在商代。与二里头原始玉戈相比,早商玉戈有几点新因素,即: ①有阑;②援部有纵向中脊; ③内部略为变长。 晚商玉戈大为盛行,大宗出土的有殷墟、新郑、益都、广汉、新干。共 同特征为: ①形制上,大多援部起脊,横截面呈?或?。 ②制玉工艺上, 工艺要求要高。内部或近内的援处饰纹戈出现。纹饰有弦纹、兽面纹等。 西周,玉戈向两个方向演变:其一是仍作为戈,另一种变化是作为佩饰。 戈作为佩饰器,最初出现在商代晚期,如妇好墓中的一件短小的双连体 戈,长只几厘米,既非实用器也非仪仗器,肯定是佩饰。又比如商代出 现的一种援略弯成弧形的玉戈,有的内部琢制特别精致,常饰以各种鸟 兽纹。另一种形制的戈从西周以后援变细长,无阑,穿移向内近援或援 近内处。 西周后期至春秋早期的玉戈除细长援外,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和援的区 别界线越来越模糊,有的只有象征性微微内凹,援尖变钝,越来越象圭, 琢工也比较粗劣。要区别二者,主要还是看内之有无。 春秋后期,几乎已见不到玉戈。二仪仗器 2、玉刀:刀一般为船形兵器。 玉刀在早期是工具,商周时期的刀则兼有兵器和工具两种功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