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doc

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

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 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 发表时间:2011年04月25日 关键词:工伤认定 北京-朝阳区 李国蓓 693166672 摘要 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修订的前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官方网站上曾刊登出《国务院关于修改amp;lt;工伤保险条例amp;gt;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修订意见中其中一条是拟取消工伤认定条件中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一项,即修订前《工伤保险条例》的第十四条第(六)项,当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社会群体的极大关注,最终,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下,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保留了该条第六项,并扩大了适用范围。我曾经也是众多反对派网友之一,并向网站投稿了一篇在今天看... 我对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几点看法 作者: 李国蓓 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修订的前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官方网站上曾刊登出《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修订意见中其中一条是拟取消工伤认定条件中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一项,即修订前《工伤保险条例》的第十四条第(六)项,当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社会群体的极大关注,最终,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下,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保留了该条第六项,并扩大了适用范围。我曾经也是众多反对派网友之一,并向网站投稿了一篇在今天看来还不太成熟的意见。通过学习《社会保障法》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针对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将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性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 工伤保险制度要不要将职工上下班途中的事故风险纳入保护范围 工伤保险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开宗明义:“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纵观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发展、完善的历史沿革,我国最早建立这样一项制度是1953年的《劳动保险条例》,而正式以工伤保险制度命名确立工伤保险制度是1996年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到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以及2010年的修订,对立法目的描述,即建立这样一种制度的宗旨前后是一致的,即保障职工在遭受事故性伤害或患职业病后能得到有效的经济救济、分散企业经济压力、抵御工伤风险。 针对本文的主题,在此我们暂且排除对职业病保护的相关论述,仅从事故性伤害造成的工伤的角度来看,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在减少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性伤害所造成的企业经济损失、分散企业的用工风险、从制度上给受伤害职工提供经济保障。这里强调了三点,即受保护的群体为本企业的在职职工,产生风险的原因是与工作有直接的联系,纳入承保范围的应是事故性伤害的损害后果。那么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性伤害是否满足上述三个判定条件呢? 我认为,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性伤害应纳入工伤保险的调整范围 首先,上下班途中是职工在享有正常的休息休假权利后由居所或是休息地点到工作场所地点必然要发生的一个地点转换过程,将该时段的风险纳入工伤保险体系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是对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维护正当权益的必要。 其次,在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前,我曾经查到的机动车统计数据是: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亿7655万辆,其中汽车6962.6万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约为1亿8883.6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亿2914.77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相对应的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也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我未查到官方的统计数字,但是从去年四月我居住的小区门口居委会贴的一张告示可以看出:该告示称“本地区上一月共发生交通事故7起,死亡1人,重伤X人,直接经济损失X万元,请大家遵守交通安全。”我不禁反思,仅是这样一个几千人的居住小区,如果这个数字扩大到全区、全市岂不是要大得惊人? 所以,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受事故性伤害的机率较之若干年前提高的不仅是几倍的问题,高度风险的环境下更应该将上下班途中的风险纳入工伤保险的保护范围。 再次,结合国外立法的实践,例如德、美、日、韩等国家,虽然对于列入工伤保险范围表述上有差异,但都有关于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纳入工伤保险体系的的规定,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制定的文件和公约也有相关的条款。当然我是反对人云亦云,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立法经验,是否需要立法首先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客观事实的需要,我认为将上下班途中发生的风险纳入工伤保险体系的做法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2010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突破了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限制是不是有必要? 2010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突破了修订前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界定范围,修订后该项描述为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