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史地]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VIP

[高二政史地]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政史地]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LOGO 由NordriDesign?提供 LOGO Page ? * Page ? *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这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先驱者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探索山那边的事物,但是山中的守旧老人叫喊着。“他在嘲弄祖先的智慧,他在亵渎神圣,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死有余辜!” 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杀死了这个先驱者。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课程标准: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历史影响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先驱者的足迹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探究1: 林则徐 魏源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洋务派 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 郑观应、王韬 康有为、梁启超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一篇章 嬗变篇 西学东渐 师夷制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背景: 西学的传入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加深 有识之士倡导 第一篇章 嬗变篇 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一篇章 嬗变篇 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 组织人员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书报。 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在探求西方知识及其抵御外侮的思想和实践,成为维新思想的先驱,在中国历史上为启示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起了开拓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魏 源 第一篇章 嬗变篇 A.编写著作: B.主张: 《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专著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第一篇章 嬗变篇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意义: 第一篇章 嬗变篇 (在中国)《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有何不同的境遇? 探究2: 材料 1 材料 2 第一篇章 嬗变篇 正如当代历史学家戴逸所说的“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很可惜,在当时,大多数人只把《海国图志》视为“识夷情”的入门书,很少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第二篇章 抉择篇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西学的传入 洋务运动的开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背景: 第二篇章 抉择篇 第二篇章 抉择篇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指什么? “西学”指什么? 根本目的是什么? 封建伦理纲常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挽救腐朽的封建统治 “中学”“西学”的地位 “中学”是根本 洋务派的实践 第二篇章 抉择篇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