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柘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调整数据
前言
项目背景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也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现代绿化建设的新目标。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人们生产、生存、生活方式、符合时代要求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
绿地作为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其建设水平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程度的综合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西南部。1986年柘城县实现了平原绿化初级达标,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柘城县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县”,2006年柘城县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因此,如何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契机,进一步提升柘城县的整体生态环境水平,成为县委县政府关心的重要课题。从2007年始,柘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绿化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通知》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真抓实干,积极地组织了多项绿化规划和建设工作,为推动绿化建设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
2007年12月受河南省柘城县建设委员会委托,我院承担了《柘城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任务,2008年1月中旬进行了现场调研及相关资料搜集,2008年6月初进行了规划初步方案的汇报,根据汇报意见,进行了二次调研和规划内容的调整。2009年3月11日,柘城县建设委员会组织了《柘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及领导一致通过了《柘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给予高度评价,会后我院根据评审会修改意见对规划进一步完善形成以下规划成果定稿。
技术路线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它的规划层次定位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它的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落实。只有这样,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得到切实可行的良性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才具有实际的作用。
本规划针对柘城县的基础条件、地域、城市及环境特征,对全县的绿地进行了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覆盖。整体的技术路线可概括为抓住问题、理清层次、把握特色、多项控制、分期实施、措施保障。
概 况
区位
柘城县城位于豫东平原,河南省东部偏南,商丘市西南部,城区位于县域中部偏南。柘城西北向与郑州市直线距离168 km,东北部距商丘市中心区45km,北临宁陵县距宁陵45km,南连鹿邑县东南距鹿邑30 km,西毗太康县距太康40 km,西北与睢县交界距睢县45km。柘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上拱汴洛,下附荆淮,襟带京亳,盘桓睢陈”之说。柘城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结合部,是河南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毗邻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处和105国道与310国道交汇处;商周高速穿境而过,在柘城设有北、西两个出入口。许亳高速从柘城南部穿过,亦设有出入口。另有七条省道柘-商(丘)、柘-宁(陵)、柘-鹿(邑)、柘-睢(县)、柘-太(康)公路等贯穿境内,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省级主干道为主,县乡道和村村通公路为辅,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柘城县历史悠久。相传,约在四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时期,这里就有朱襄氏部落定居,树五谷,化群生,开启了中原农业文明的历史先河,北旧城即为朱襄氏故墟。早在奴隶社会,夏称“株野”,商称“秋地”。周、春秋属陈,战国属楚。进入封建社会至秦始筑城设治,因城内有柘沟环流,一泓清远,柘桑蓊郁,而称名为“柘县”。西汉时属淮阳国,东汉时属陈。三国时属魏,归豫州部陈郡,曹睿时改隶谯郡(今亳州)。自西晋至南北朝,期间历经330余年,柘县被废,南部并入武平,北部并入宁陵。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重设县治,定名为“柘城”,属梁郡(今开封)。唐贞观元年(627年)县废,并入谷熟、宁陵两县。后以“徭输路远,积年陈诉”于唐永淳元年(682年)复置,属宋州睢阳郡(今睢阳区)。五代后梁时,改宋州睢阳郡为宣武军,柘城县属之。后唐时,改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柘城仍属之。后晋、后汉、后周三代,柘城皆属归德军所辖。宋初属京东西路应天府(今睢阳区),至崇宁四年(1105年)改属拱1州(今睢县)。金贞元元年(1153年)属睢州。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并入襄邑(今睢县)设巡检司。元成宗八年(1304年)复置,属睢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县废,并入宁陵县,三年后复置,属睢州。嘉靖二十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答辩技巧.ppt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网上书店.ppt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网上考试系统.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论《文化苦旅》.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论企业筹资风险与对策.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论现代壁画装饰特征.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青岛啤酒盈利能力分析.docx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重庆市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毕业论文酒店管理系统.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九矿煤矿通风阻力测定报告.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锅炉改烧项目建议书.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ocx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煤炭高级技工学校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docx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罗山县肿瘤综合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郑州市生态农业观光庄园研发与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省青少年体校女子篮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神火铝业电力公司炭素厂沥青、煅后焦、冶金焦、煅后焦粒购置标书.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申报材料.doc
- 【2018年最新整理】河南神润园林大树移植养护.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