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LSD-GC-JSBZ-15聚氨酯防水涂料工料规范
聚氨酯防水涂料工料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日 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1. 编制说明 1.1 本规范与现行规范、标准同时执行,并以其中的最高要求为准。 1.2 本规范未涉及到或未描述的地方,请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1.3 使用部门应针对本规范中的材料种类和产品分级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1.4 若承包商或供应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异议,应立即向我司提出,由我司解释并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2. 编制依据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材料和施工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序号 名 称 编 号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4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5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6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7-2001 7 《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 19250-2003 8 《华润置地住宅工程质量标准》3. 材料标准及技术要求 3.1 聚氨酯涂料按组分分为单组分(S)、多组分(M)两种。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Ⅰ、Ⅱ两类。 3.2 聚氨酯涂料产品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应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3.3 外观要求:产品为均匀粘稠体,无凝胶、结块。 3.4 聚氮醋防水涂料进场后需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主要标准见表1、2。(如地下部位采用聚氨酯涂料防水时,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性能指标要求)。 表1 单组分聚氮醋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项目 Ⅰ Ⅱ 1 拉伸强度/MPa ≥ 1.9 2.45 2 断裂伸长率/% ≥ 550 450 3 撕裂强度//(N/mm) ≥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 -40 5 不透水性0.3 Mpa 30min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 ≥ 80 7 表干时间/h ≤ 12 8 实干时间/h ≤ 24 9 加热伸缩率/% ≤ 1 ≥ -4.0 10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aM Pa 0.5 a 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表2 多组分聚氮酣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项目 Ⅰ Ⅱ 1 拉伸强度/MPa ≥ 1.9 2.45 2 断裂伸长率/% ≥ 450 450 3 撕裂强度//(N/mm) ≥ 12 14 4 低温弯折性/℃ ≤ -35 5 不透水性0.3 Mpa 30min 不透水 6 固体含量/% ≥ 92 7 表干时间/h ≤ 8 8 实干时间/h ≤ 24 9 加热伸缩率/% ≤ 1 ≥ -4.0 10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aM Pa 0.5 a 仅用于地下工程潮湿基面时要求。 4. 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涂刷底胶→细部附加层→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第三层涂膜 4.2 施工步骤: ①清扫基层:用铲刀将粘在找平层上的粘接物等清理干净。如有油污时,应用钢丝刷和砂纸刷掉。表面必须平整,凹陷处要用1∶3 水泥砂浆找平。 ②涂刷底胶:按照所用产品说明配置底胶。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厚度适宜,不得漏刷。涂刷后应干燥4h 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 ③细部附加层:按照所用产品说明配置聚氨酯涂料,用刮板将涂料在易渗水的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刷,附加层施工部位包括但不限于厨卫间的地漏、管道根、阴阳角和出水口等;屋面的檐口、檐沟、泛水、管根、水落口、变形缝等;地下结构的阴阳角、穿墙管道、凸出物、变形缝、后浇带等;可在涂层中加铺玻璃纤维布或无纺布等胎体增强材料。防水涂膜在墙面上翻高度不得低于设计及规范规定。 ④第一层涂膜:将配置完的聚氨酯涂料,用橡胶刮板刮涂一层,厚度要均匀一致,不得漏刷。(如采用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露槎及褶皱)。 ⑤第二层涂膜:第一层涂膜后,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进行第二遍涂膜操作,为使涂膜厚度均匀,刮涂方向必须与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与第一遍同。(如采用胎体增强材料时,应对前道涂膜加以修整,气泡、皱折处用剪刀划破,展平接头,再刷涂料)。 ⑥第三层涂膜:第二层涂膜固化后,仍按前两遍的材料配比搅拌好涂膜材料,进行第三遍刮涂。涂膜完成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蓄水试验无渗漏,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5. 质量标准 5.1 涂料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雾天、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不得在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及高于35℃或烈日暴晒时施工。 5.2 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 5.3 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