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道到货车线(焦柳上货车到达线)特大桥施工方案
改建铁路襄阳枢纽
襄阳北编组站增建上行系统工程
南到货车线(焦柳上行货车到达线)特大桥
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准执行:
二年月1、工程概况 3
1.1、概况 3
1.2、工程特点 4
2、编制依据 4
3、施工组织总体方案 5
3.1、施工准备 5
3.2、工地临时设施 9
3.3组织机构 10
4、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3
4.1、桩基础施工方法及要求 13
4.2、承台施工 20
4.3、墩、台身的施工 23
4.4、跨京广线 33
4.5、梁部 33
4.6、桥面系施工 35
5、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6
5.1、质量保证体系 36
5.2、质量保证措施 38
5.3、冬、雨季施工措施 48
5.4、结构常见质量通病的措施 52
6、工期保证措施 58
7、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8
7.1、安全生产目标 58
7.2、二安全保证体系 58
7.3、安全保证措施: 60
7.4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62
7.5脚手架、模板搭拆安全保证措施 63
7.6、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64
7.7、场地布置的安全保证措施 65
8 、工期保证措施 65
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71
10、附件: 76
10.1、墩身模板检算 76
10.2、支架检算 76
1、工程概况
1.1概况
焦柳上行货车到达线特大桥位于襄阳市以北开发区内,桥址区地貌形态为汉江冲击平原二级阶地。桥址范围内地势较为平坦,沿线分布民房、厂房等,厂房多为物流公司,桥址附近为公路,公路可以延伸到桥址区,可供中小型车辆运输,交通条件良好。
桥址NDDK0+827~NDDK1+650与既有焦柳下客车线并行,线间距约10m,焦柳上行货车到达线特大桥中心线位于既有路基边坡加宽平台附近,桥址于NDDK1+650~NDDK1+880与既有焦柳下行客车线并行,线间距11-29m不等。桥址于NDDK1+880 ~NDDK2+140与既有焦柳下行客车线特大桥绕行,线间距大于29m,桥址附近为菜地和民房。房屋比较密集。桥址于NDDK2+140~ NDDK2+490与既有发东货车线并行,中心在路基边坡上,线间距为10m,既有路基坡脚为工厂围墙,围墙与南道货车线特大桥中心间距2.4-4.4m。桥址于NDDK2+490~ NDDK2+580处跨越316国道(邓城大道),且与既有东货车线大桥并行,线间距10.0m。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92°。
邓城大道路在此处幅宽为64.5m=11.5(人行道)+7(慢车道)+2.5(花坛)+11.2(快车道)+2.5(花坛)+7(慢车道)+7(人行道)。在人行道靠小里程侧埋有天然气管道,在地面以下3.0m,里程为NDDK2+522.55 。
桥址于NDDK2+590~台尾主要为民房。
地层岩性:根据勘察揭示,桥址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填土层(Q4ml,主要由粉质黏土及碎石组成)、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主要为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砂、中砂、粗砂和砾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2+3al+pl,主要为粗圆砾土和细圆砾土)。
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
1)地表水
桥址地表水主要为沟渠和水塘,地表水较发育。其水位、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
2)地下水
桥址区地下水类型为浅层空隙潜水,其广泛分布,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洪水季节则排泄补给下伏承压含水层:水量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主要接受降水入渗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动态变化较大。在本次勘探期间测得桥址区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5m~6m。
3)环境水对混凝土的影响
距底面1.5m以上的墩台及梁部碳化环境为T2等级;距底面1.5m以下的墩台及基础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作用等级为L1
根据设计勘察的结果:桥址区未发现明显的构造及活动断裂,未发现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1.2工程特点
本桥于NDDK1+879.915~NDDK1+945.635处跨越汉丹上行客车联络线两线夹角98°19′43″、轨面标高为69.43m,襄渝下行客车线两线夹角94°31′18″、轨面标高为70.01m,襄渝下行货车到达线两线夹角86°10′28″、轨面标高为70.19m,焦柳上行货车到达线特大桥轨面标高为79.968m.
本桥于NDDK2+494.565~NDDK2+515.42处跨越316国道(邓城大道),斜交角度为92度,采用32m简支梁跨越。桥址于NDDK2+835.105~NDDK2+846.085处上跨改移环发线,其相交里程和标高分别为:NDDK2+840.89=GR2DK0+966.84,两线夹角94°35′28″,焦柳上行货车到达线特大桥面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