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01.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0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 张松、王骏主讲 2002年9月-12月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劫难------四大人为破坏 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1933年的《雅典宪章》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的概念 保护的宗旨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76年《内罗毕建议》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87年《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 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当今发展状况 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定义 选定标准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87年进入缔约国 到1997年底为止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建国前 1922年考古学研究所、考古学会 1926年考古发掘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国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 1932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条例》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建国后 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以各种通知、指示、暂行办法和指定机构为主体的早期管理 1961年《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 1961年第一批180处“国宝” 1976年《刑法》中的规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 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国际交流与接轨 研究机构、决策机制 法规与制度建设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1996年屯溪会议---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 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9年始专项资金援助 * * *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