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合设计
鋼結構容許應力設計法
第十章 接合設計
10.1 一般規定
接合部包含接合構件(如加勁板、連接板、角鋼、托座等)與接合物(如銲
接、螺栓)。接合部之設計強度應依下列適合之方法設計之:
依組合載重;
(1)
依接合構件強度之特定比例。
(2)
解說: 接合之受力模式宜簡單明確,傳力方式宜緩和漸變,以避免產生應力
集中之現象。接合型式之選用以製作簡單、維護容易為原則,而接合設計
在必要時,應依接合所在位置對整體結構安全影響程度酌 予提高其設計之
安全係數。
「鉚釘接合」使用之歷史甚久,直至 年代仍被廣泛使用,近年來
1950
則由於銲接技術急速進步及高強度螺栓之生產使用,而鉚 釘施工時會產生
極大的噪音,施工品質控制困難且技術工人難覓等因素,故本規範建議不
予採用。
10.1.1簡支接合
除設計圖說另有規定外,梁、大梁或桁架端部之接合得設計 為簡支接合,且
一般可設計為僅抵抗剪力。簡支之梁接合部應容許未束制之梁端轉動,因此接合
部應具有非彈性之變形能力。
解說: 簡支接合在實務上 不易做到理想之簡支條件,一般規範均允許藉梁端
之非彈性變形能力來降低束制程度。使用雙角鋼接合型式時,為保有適當
之柔度,角鋼厚度不宜超過 16mm 。
簡支接合若有偏心產生,或梁端尚須傳遞水平力、扭力或軸力時,應
檢討接合之強度及變形量,以及接合桿件因偏心引致之二次應力。
10.1.2彎矩接合
受束制之梁、大梁和受束制桁架之端部接合,應依其接合處 之勁度所計得彎
矩與剪力之合成效應設計之。
10.1.3承受衝擊或反復荷重之接合
承受衝擊或振動之接合部,應使用銲接或摩阻型高強度螺栓設計之。因特殊
需要而不容許螺栓滑動,或因承受反復荷重之接合部,亦應使用銲接或摩阻型高
強度螺栓設計之。
10-1
鋼結構容許應力設計法
10.1.4 受壓構材承壓接合
當柱承載於承壓板或經銑平之柱端支壓於下柱時,應使用足 夠之接合物使被
接合構材保持正確位置。
其它受壓構材端經銑平使用於承壓時,其續接材料和其接合物應有適當配置
以確保所有被接合構材能保持正確位置,並至少能承受構件強度之50% 。
所有壓力支承座應足以抵抗由組合載重所產生之拉力。壓力 構材之接合部分
應考慮構架受側向力時所可能引致之張力,而此張力之計算應假設 靜載重且
75%
無活載重時構架承受側力所產生之合應力。
受地震力時應依本規範第十三章相關規定檢討。
10.1.5 桁架之接合
桁架之構材其端部接合應能承擔其設計載重,但不得小於構材強度之 50% 。
10.1.6 接合之最小強度
除繫條、吊桿、圍梁外,接合處之計算應力至少應能承受 噸之載重。
3
10.1.7 銲接與螺栓之配置
在傳遞軸應 力之構材中,其端部銲接或螺栓之重心應與構材之重心在同一位
置。對於承受靜載重之單一角鋼、雙併角鋼和類似構材之端部接合當螺栓依據準
距線配置時可不依上述規定,惟在構材承受疲勞載重時,仍須考慮接合重心與構
材重心不一致所產生之偏心影響。
解說: 承受軸力之單角鋼和雙角鋼構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