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物坍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文档
* (二)现场询情 建筑火灾坍塌事故,大都在消防部队到场后的火灾扑救过程中发生,往往造成部分消防人员伤亡,大大削弱消防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因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调派增援力量实施救援。在增援力量到场前,初期参加灭火战斗的指挥人员要详细询问掌握坍塌建筑内人员数量、事故埋压人员的数量(包括消防人员)、坍塌前人员所在楼层和大致方位等情况,以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救援力量及时准确的实施营救赢得宝贵时间。 * (三)统一指挥 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严密制定人命救助方案,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协同作战。要在灾害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各方面救援专业力量组成的现场分指挥部,拟定严格的施救方案,明确现场分工任务,注重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与协调配合,确保现场救援行动统一,有条不紊。 * (四)充分准备 各参战单位要严格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和分工任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施救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针对现场建筑和交通道路情况,迅速疏导整体框架受到影响建筑物内部的居民,疏散隔离围观群众,封锁事故周边适当距离内的交通路段,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为使用生命探测仪创造相对安静的探测环境。 * * 三是加强对坍塌现场的监护。 为防止二次坍塌和落物伤人事故的发生,应及时清理、稳固现场建筑悬垂构件,必要时应对局部建筑进行加固或事先推倒等,为顺利救助提供安全保障。 * 四是对现场实施侦察检测。 为防止建筑坍塌造成的次生灾害事故发生,要协助供水、供电、供气部门切断坍塌建筑的水、电、气供应,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扑救次生火灾或驱散泄漏的可燃气体,有效控制灾害的继续扩大。同时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积极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的具体压埋位置,并做好明显标志,严防救援人员在上踩踏,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 (五)实施救生 建筑火灾坍塌事故的救生工作,应按照先外围后内部、先危重后轻微、先被困后遇难、先上层后下层的施救原则,在力量充足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同时进行。 * 1、迅速疏散整体框架已经受到影响的建筑物内部的居民。 2、重视对倒塌现场的监视工作,以防倒塌事故的再次发生,必要时应对局部建筑进行加固、事先推倒等,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 * 二是平降坍塌时,由于承重墙或立柱等结构受到的破坏比较严重,整个墙壁、楼层或屋顶塌落下来,瓦砾、碎石、砖块、木材等直落地面。这种坍塌空隙较少,但在部分支柱和承重墙根部仍可能有不规则的空间,救援中可尽量利用。 * 三是“V”字型坍塌时,由于楼层中央有过重负荷,如笨重家具或大型机器,便会先由楼层中央坍塌下来,但由于受到周围墙、柱不同程度地牵拉和支撑,能在楼层中央的两侧或四周形成一定空隙,救援时应充分利用。 * 3、慎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 建筑火灾坍塌后,建筑构件沉重而又不规则叠压和钢筋连接,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破拆机等施工机械车辆清除现场,会对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救援初期必须在手工清理碎石、瓦砾的基础上重点使用扩张器和切割工具,操作过程中还要全面掌握建筑构件的受力点和支撑点。 * 不得已必须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尤其是在起吊、牵引等挪动与被困人员贴身的建筑构件时,切不可轻举妄动,必须采取有效的扩张、支撑等保护措施,在确保被困人员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方可起吊、牵引挪动,对于一时无法解救但又无生命危险的幸存者,应及时为其提供饮食和药品,并设专人陪护做好情绪稳定工作。 * * * 6、救援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不可盲目进入整体框架已经松动的建筑内部,或靠近和停留在残墙断壁下方。 7、控制灾情的扩大,严防燃气泄漏、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 * (1)建筑设计。 尽管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模型仍在讨论中,从上述所列举的事实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在建筑设计或官方建筑法规中是无法考虑“恐怖分子” 的影响的。大厦的设计师们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于任何一个我们能设计出的建筑,总有人能想出办法摧毁它”然而,大厦楼面面积有3717m2 ,这种跨度的建筑结构比较小设计空间的建筑更易受到外部影响。 * 从消防人员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普通建筑还是高层建筑.显然在这样大面积的楼面内救火是不可能的。而且,高层建筑的空难是可能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像2002年4月l8日一架轻型飞机也曾经撞入意大利米兰的一幢高层建筑中。 * (2)设计、建筑法规及现实间的消防概念 建筑法规对建筑的要求一般说来是“最低限度”,是不可能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外部影响。但是即使是那些最低要求,在现实中也未能达到。显然,经济问题经常是导致不能符合建筑法规的原因,并且在消防的计划与现实实施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更糟的是,大部分情况下,消防的安装质量未能达到标准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