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名医印会河经验方临床学习辑要
清解表热方(印氏方)[方药组成]?桑白皮1O克,桑叶lO克,菊花10克,黄芩12克.山豆根10克,鱼腥草30克,炙枇杷叶1O克.芦根3O克,生石膏3O~?45克(先煎)[功用]?清解表热[主要症状]?发热恶寒.热重寒轻,头胀痛.口渴思饮,鼻塞流涕,咳嗽.咽痛.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此证系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邪在卫分之证.其特征是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头胀痛,舌边尖红,脉浮数。[适应证]?感冒、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呼吸道感染性疾患。[加减法]?咽痛加桔梗10克,牛蒡子1O克;咳嗽甚者加杏仁10克;无汗恶寒甚者加荆芥10克,薄荷3克;身痛明显者加羌活lO克,苏叶10克。[验案]?陈某.男,2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17。初诊?1989年8月21日主诉:高热9天。病史:9天前因受寒后发热(38~40.2℃),咳嗽、吐黄色脓痰,伴头痛、咽痒、纳少。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人住院。检查:血沉47?mm/小时.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性改变。其他如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冷凝集素,外一斐反应,嗜异性冷凝集试验,血、便、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虽经给予抗生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治疗。但体温、咳嗽等症状均控制不满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风温肺热。西医诊断:右下肺肺炎治法:宣降清肺。处方:桑白皮l5克,桑叶lO克,省仁lO克,黄芩l2克,生石膏3O克(先下),桔红10克,清半夏6克,桔梗1O克t紫花l0克,冬花10克,生甘草10克,鱼腥草30克,山豆根10克,青蒿1?5克,地骨皮15克,枇杷叶lO克,芦根3O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989年8月26日。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惟仍咳嗽,吐白粘痰,纳尚可,小便黄,大便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前方显效。继服原方7剂,每日1剂。患者于1989年9月2日痊愈出院[按语]?温热之邪在表,需从皮毛疏散。杏仁、桑叶既有开散皮毛,微微发汗的作用,且其性凉润.功能散热,故宜用于清散表热;桑白皮、黄芩能清泄肺与上焦之热,生石膏解肌清热i桔红、半夏、紫花、桔梗、冬花宣肺豁痰;枇杷叶、芦根宣肺润肺+山豆根、鱼腥草同为清热解毒之品.用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其作用似较银花、连翘为优。本方实质上是桑菊饮和银翘散的台方,经多年临床使用,现已成为印教授抓主症的常用方剂,临床凡遇感冒发热以及上呼吸道炎症明显者,即可使用此方,一般收效甚捷。?1.2?小柴胡汤加减方(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减)。[方药组成]?柴胡10克,黄芩l5克.半夏1O克.生石膏30克(先下),鱼腥草3O克,山豆根10克.生姜1O克。[功用]?两解寒热[主要症状]?寒后热作,热后汗出,频频嬗递,周而复始,甚者咽喉干痛,口苦胁痛,呕吐苦液,苔白或微黄,脉弦。[辨证要点]?本证为少阳病,已有化热之势.故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而痛、呕吐.苔白或馓黄,脉弦但不必悉具。[适应证]?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早期肝脓肿等。[加减法]?便实者加生大黄3~1O克。[验案]?王某,女,53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82419O。初诊;1997年2月25日。主诉;发热5天。病史;患者因感冒发热5天,体温38℃左右.伴有畏寒恶风,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流黄涕,有时带血.口苦咽干,不思饮食,大便干燥,两日未行,小便黄。检查:热病面容,语声重浊,咽喉充血舌苔薄自,脉浮滑数,心肺(一)。辨证:邪居少阳、阳明二经。西匮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冶法:两解寒热处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先下),知母10克,生甘草lO克,枇杷叶10克,青蒿l5克,佩兰10?克,芦根30克,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生姜3片。3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993年2月28日。药后身热即退,惟仍咳嗽,咯吐白痰,口苦咽干,纳少,大便已通畅。舌苔薄白,脉滑数余邪未尽,继服上方3剂。随诊:服药尽后,咳嗽基本痊愈,余皆恢复正常。[按语]?该患者系外感发热5天,邪已传至少阳,故见寒热往来,口苫咽干,进而邪达阳明,乃见鼻流黄涕,带血,大便燥结,为阳明腑实之症。故予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滋补之味,加入板蓝根、鱼腥草清热解毒;以生石膏、知母、生甘草,即白虎汤去粳米,以泻阳明之火;芦根甘寒,养阴生津清热;枇杷叶润肺止咳祛痰;青蒿、佩兰清热化湿;生姜温散寒邪,全方有清有散,有和有降.故使发热三剂而退,全症又三剂而愈。1.3?麻杏石甘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方药组成]?外寒内热型(一型):麻黄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先下),生甘草6克,大青叶l5克,山豆根lO克,鱼腥草30克。热痰阻肺型(二型):麻黄1O克,杏仁10克,生石膏3O克(先下),生甘草6克,桑白皮l5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离子液体中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工艺分子量大小控制研究-高分子材料与科学毕业论文文献.doc
- 黎庇留经方医案_(完全版)文献.doc
- 李翰卿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文献.doc
- 立式铣床主轴变速系统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文献.doc
- 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嵌入式课程设计文献.doc
- 利用PWM调节LED亮度-微型计算机技术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文献.doc
- 利用分隔壁和分隔柱改进二甲醚净化过程的能量效率-外文翻译文献.doc
- 利用轮胎侧向力传感器并使用最小二乘法(RLS)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电动汽车的侧滑角和侧倾角-外文文献及翻译文献.doc
- 利用浅层剖面仪测定深圳茅洲河淤泥量研究-测绘工程毕业设计文献.docx
- 利用吸收塔对酸洗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毕业设计文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