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产养殖重大疾病诊断与防控技术文档
ascites * * * 4、柱形黄杆菌病 病原:柱形黄杆菌(柱状屈桡杆菌); 流行情况:此病—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末至秋初为多发季节。幼鱼或在高温、密度过大、机械损伤、水质恶化时更易感染,并会引起批量死亡 主要症状:初期在病鱼躯干部、头部出现损伤,或鳍条有灰白色,并有轻微出血。当病状扩大时,则变成灰白色溃疡。皮肤完全被侵蚀、肌肉暴露。随着感染加深,导致鱼类死亡。鳃组织也是常见感染部位,通常鳃丝末端首先出现褐色坏死,后逐步扩展至基部。另外感染鱼的鳍被腐蚀后,病原体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真菌可作为继发性病原侵入这些病变部位。 * 5、鮰鱼肠套叠病 病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病毒? 流行情况: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各种年龄的斑点叉尾鲴都可发 病 ;主要在春夏,3~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病程缩短。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一般病程在2~5天,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90%以上,严重的达100%。 * * 主要症状:病鱼主要特征为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满清亮或淡黄色腹水.肝肿大,颜色变淡质地变脆.脾、肾肿大,淤血,呈紫黑色 .肛门红肿,外突,肠道充血,出血,肠腔内充有大量含血的粘液,肠道发生痉挛或异常蠕动,常于后肠出现1~2个长度为0.5~2.5厘米肠套叠,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有的鱼出现脱肛现象; 防治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病原菌敏感的药物投喂,如新霉素、头孢唑啉、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和强力霉素等,一般在1~2个疗程即可控制该病; (2)切忌过度投喂; (3)可采用饲料拌抗病毒中草药投喂; * 6、中华鳖鳃腺炎病 病原:病毒(未分类); 症状:病鱼脖子肿大、鳃组织糜烂、充血或出血、内脏肿大或出血; 防治方法: 1、避免水质恶化; 2、含碘制剂泼洒; 3、内服抗病毒药物和中草药; * 7、中华鳖白底板病 病原:病毒; 症状:病鱼肿厚、底板苍白失血、内脏肿大、肠道充血或失血;脂肪呈白色; 预防和治疗: 1、投喂优质饲料、维生素、免疫促进剂等; 2、含碘制剂水体消毒; 3、内服抗病毒药物和中草药; * 8、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病 病虾活力低下,附肢无力,无法支撑身体,大多分布于池塘边;部分头胸甲处有黄白色斑点;解剖可见胃肠道空,一些病虾有黑腮症状;部分尾部肌肉发红或者呈现白浊样。最大的特点是先死大虾,后死中虾,再死小虾。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 ?? 防控方法: 1、池塘消毒,可以采用杀灭细菌和病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碘制剂最为理想,如聚维酮碘、季氨盐络合碘等; 2、小龙虾摄食正常时,可以采用口服途径投喂抗病毒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黄、鱼腥草等),药物煮水后拌饲料投喂;饲料中可添加适量抗病毒西药制剂(如病毒灵等)。 3、饲料中添加免疫促进剂,如寡聚糖、壳聚糖、多种维生素等,可提高小龙虾的抗病毒免疫力; 4、无公害处理死亡小龙虾(深埋、焚烧、集中消毒处理等),可以防止该病的继续传染; * 5、改善水质环境,保持适当水量,防止高温,可以提高小龙虾的抵抗力; 6、养殖操作要符合卫生防疫操作规范,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疫病水体、工具、器皿、人员需要消毒杀菌处理; 7、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尽量减少人为干扰,避免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 8、加强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饲料和投喂方式。防病治病期间最好投喂精制配合饲料,便于给药或小龙虾摄食。 * 9、河蟹病毒病 病原:副粘病毒样病毒、对虾白斑病毒、呼肠孤病毒; 症状:人称“颤抖病”、“抖抖病”。胸足痉挛,不能爬行,病蟹上岸、上草,不摄饲;在受到光或声音的刺激后,胸足抖动,腹部尖端内抠,吐出的水泡先呈黄绿色, 后变为棕黑色。此病死亡率在70%以上。 防治方法: 1、改善养殖环境与水质; 2、泼洒生石灰或含碘制剂; 3、内服抗病毒药物盐酸马啉呱,每公斤蟹0.1克,连喂4-5天; 4、内服中草药制剂,大黄、板蓝根、鱼腥草、黄芪合并粉碎后煮水拌饲料投喂,剂量每公斤蟹体重1克,连喂5-6天。 * 10、黄颡鱼出血病 病原:爱德华氏菌; 症状: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病鱼头部充血、严重时穿孔;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充满黄色液体;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肝脏土黄色,脾肾坏死。 防治方法:⑴保持良好水质,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⑵适当降低鱼苗放养密度;⑶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0.3-0.5克加水全池泼洒,隔1-2天1次,连用2-3次;⑷在添加氟苯尼考制成药饵投喂,每公斤鱼体重0.05克,每天1,连续3天;(5)使用爱德华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 11、黄鳝出血病 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体表充血、口出血; 防治方法:1、泼洒含碘或含氯制剂;2、内服抗生素氟苯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通用8).pptx VIP
- 2025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等管理及技术岗位社会招聘(辽宁大连市)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最新农村小学教师进城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情境题自测卷(含答案).docx VIP
- “四必知、五必访、六必谈”活动试行办法.docx VIP
- 机械设计合同协议.docx VIP
- 办公家具投标方案(技术标).docx
- 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模拟试卷.doc VIP
- 新12S6 消防工程标准图集.pdf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