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徐州)复习课件:《答谢中书书》 (共23张PPT).pptx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徐州)复习课件:《答谢中书书》 (共23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春中考语文(江苏徐州)复习课件:《答谢中书书》 (共23张PPT)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你了解题目的含义吗?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的名篇。答复谢徵的信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信谢徵,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答复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写作背景简介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部分之间有何联系?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总起句,抒发感慨。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第一层: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第二层: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三、感叹自然美景。 点明主旨, 呼应前文。写作思路探究景物描写最讲究的是如何安排所要描述内容的先后顺序其次是如何进行生动描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篇点题美俯视仰视视线平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早晚四季时间时间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品味探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说说为什么与“康乐”相比?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山水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