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永词研究序说
第一章 柳永词研究序说
一、问题所在二、柳词构筑法之一三、词话中的用典论三、柳词构筑法之二
????????????????????????????? 一、问题所在
清人沈雄编《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宋俞文豹《吹剑录》云:
???????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按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为之绝倒。
这则轶话是人们谈到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时经常引用的。在这段短短的文字中,的确巧妙地借两个名句道出了词史上“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1)的不同风格。
但是这种轶话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将两种风格极端化和简单图解的毛病(2)。关于这一点,人们在讨论苏轼词的风格时已有几种说法。例如:
??????? 子瞻佳词最多……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雷大使舞。是何每况
??? 愈下。盖其谬也。
??????????????????????????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东坡〉
??????? 昔人谓铜将军铁绰板唱苏学士“大江东去”……至咏杨花《水龙吟慢》,又进柳妙?
处一尘矣。
?????????????????????? ──明王世贞《*合州山人词评》
??? 苏子瞻有铜琶铁板之讥。然其《浣溪沙 春闺》曰:……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忍
耐歌之,岂“晓风残月”之下。
?????????????????????? ──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
注释:
???? 1、张世文曰:“词体大略有二,一婉约,二豪放……今之词手,大抵以婉约为正也。”(清 王又华编《古今词论》)。
???? 2、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本来就受了柳永《双声子》的影响。
????????????????????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柳永? 《双声子》
???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
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唯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
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两词都是作者泛舟长江而怀想历史人物和事件,最后以感慨人事之变迁作结,其中又暗寓着作者自身的落魄之感。并且柳词中“当年”、“江山如画”、“云涛烟浪”、“风流”、“万古”等词语,在苏词中也被原样或变相地采用。柳、苏词作既有如此类似之例,则《吹剑录》中以柳、苏二人对比,仅依词的抒情性质而将二人单纯地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类,这显然不够全面。因而我们有必要离开其类型化的思维方式,重新来审视一下当时词人们的创作意识。
今人曾枣庄在其《苏轼的婉约词》一文(《文学评论》1981──5)中也指出:苏轼的婉约词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可忽视(3)。
但若谈到柳永的词,以上述轶话为代表的那种印象历来是被认可的。在柳永的时代,词主要还是酒席宴上由歌女们和着管弦歌唱的(4),再参照其它一些关于柳永生平行状的轶话(5),可知《吹剑录》对柳词的见解未必不妥。但问题是,那些关于柳词创作背景和柳永行状的轶话,的确往往有夸大之嫌(6)。下举带有消极评价的数例:
??????? 余谓柳词皆是直写,无比兴,亦无寄托……皆率笔无咀嚼处。
???????????????????????????????? ──吴梅《词学通论》第七章
??????? 柳永的词……以俚俗语言作词,迎合一般社会趋时爱新的心理……
???????????????????????????????? ──胡云翼《中国词史略》第三章之二
????? ??柳永的词……比较迳直坦露,也比较浅陋和一般化。
???????????????????????????????? ──刘逸生《宋词小札》
对柳词的如此评价,其实源自宋代,如:
??? 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故市井悦之。
???????????????????????????? ──南宋黄升《花庵词选》卷五
??? 柳之乐章……彼其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也。
????????????????????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艺苑雌黄》?????
??? 始有柳屯田永者……虽协音律,而辞语尘下。
????????????????????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