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学生体验中英毕业季:中式快捷vs英式神圣
留学生体验中英毕业季:中式快捷vs英式神圣
剑桥大学毕业典礼。资料图片来源:剑桥大学官方网站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步入七月的大学毕业季,众多英国大学纷纷举行毕业典礼,与此同时,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也完成了论文答辩,准备踏出校园,走入社会。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今年应届毕业及往年毕业的中国留学[微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曾经先后经历过东西方两种模式的毕业典礼。在受访时,他们分享了在中国与英国不同的毕业体验,从中透露出了中英教育体系及文化氛围的异同。
毕业典礼:英式“神圣”和中式“快捷”
于越回忆起2012年在国内度过的那个夏天时,仍然有些许复杂的情绪涌至,回忆中的生动场景慢慢浮现在眼前。她2012年从北京理工大学[微博]毕业后来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研[微博]究生,转眼间她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高校毕业典礼。
她说道:“在英国参加毕业典礼对我来说是一件简单而隆重的事,说它简单,是因为所有的艰辛付出和汗水在这一刻都划下了一个简单的句号;说它隆重,是因为英国的大学有很多传统需要遵循,而且所有人都将最终的毕业典礼视为一件很神圣的事。”
另一位受访留学生陈科仍然记得毕业典礼上的每一个细节。管弦乐队开始奏乐,唱诗班优美的歌声渐起,全场起立,一队身着长袍的人从礼堂后方徐徐前进,为首的持杖人手中端握着学校荣誉象征的权杖,在座的每一束目光都跟随着他们。那一刻她从校长的手中接过了卷成筒状、系有丝带的毕业证,校长微笑地对她说:“Congratulations(恭喜)!你毕业了!”
几乎所有经历过英国毕业典礼的受访毕业生在回顾当时感受时,都共同提到了这样一个词——神圣。很多传统的英国大学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百年间传承下来,依然保存了最初宗教仪式的元素。就读于剑桥大学的邢小姐说道:“像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和格拉斯哥大学这种历史悠久的院校,毕业典礼几乎都是用曾经主导学术世界的官方语言——拉丁语。”
在英国,参加毕业典礼前,有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在学校的网站上注册并申请嘉宾票,之后要预订租借学士服,价格一般为40-50镑。“当天女生都化了些许的妆,男生系上了正式的领带,还会有人帮你整理好服装。礼堂的外面有卖与毕业相关的纪念品,我买了一件印有本届所有毕业生名字的T恤,其中就能找到我自己的名字。”陈科还“破费”了一下,照了正式的毕业肖像照,寄回去给国内的爸妈。
对于许多第一次感受英式毕业典礼的留学生来说,除了要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还要力求稳妥不要出错。陈科当天一早就来到了母校曼彻斯特大学的礼堂,前来观看她毕业典礼的同学还买了鲜花,“那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捧花吧,桃色玫瑰和芍药代表着美好的祝福,庆祝我毕业的那一刻。我当天穿着租来的学士袍,不停地整理从头上滑落的学士帽,一边踩着高跟鞋一边担心摔倒,上台前列队时还很紧张,担心出洋相(笑)。”
英国的毕业典礼除了弥漫着神圣伟大的气氛外,还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派对。陈科说道:“家长[微博]会自带DV,拍摄下孩子接过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有些亲友还会在下面欢呼和吹口哨,很多人激动到热泪盈眶。”
相比英国毕业典礼的神圣,中国的毕业典礼则略显“仓促”。长安大学的张同学说道:“国内毕业典礼其实就是走个过场,先按照院系和班级分好,校长副校长站成一排,我们依次上台走到他们面前,校长们会进行拨穗礼,把学士帽上的流苏从右边拨到左边,之后拍了集体照就结束了。国内一个学校的学生实在太多了,校长走一圈都快忙死了,平均3秒钟拨一个穗。”
留英学生驿行说:“中国的毕业典礼基本就是模仿西方,完全没有自己的中国特色,为何非要穿学士服,而不能穿中山装?中国毕业典礼应该在未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学士服遭遇中式变通
张同学认为,中国大学的学士服设计上略欠考虑:“衣服不好看还没特色,照集体照抛帽子,帽子抛一下就断掉了。同学都抱怨帽子不合适,有的帽子还没有穗。衣服还有味道,尤其是在夏天,一个学校的学生轮番穿…… ”
张同学说道:“中国国内的很多高校并没有要求学生长袍下的着装规范,大家穿得五花八门,短袖短裤套上长袍就去毕业典礼了。”
记者了解到,1994年前中国并没有关于学位服的统一规定,为了符合世界惯例、实行统一规范,才自此开启了着学位服授学位的新时代。2013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微博]展示了本土设计师吴海燕团队设计的中国式学位服,支持者称其彰显了本土特色,反对者则认为其不伦不类。
英式毕业长袍最早则是由牧师所着的长袍演进而来,中世纪时学生还被要求穿披肩,在某些时期长袍和帽兜可以选用猩红色、紫色或大红色,而如今全世界的长袍均为黑色,帽兜根据院系与学位水平而有所不同。
邢小姐介绍道:“就剑桥大学来讲,蓝色帽兜代表硕士学位,红色帽兜代表博士学位,本科的最萌,他们的帽兜上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