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医学,诊治,治疗,中医,西医,超声波,内科,外科,骨科,药理学,针灸
[原创]邓铁涛教授辨证疑难病思路探析
邓铁涛教授辨证疑难病思路探析
关键词:名老中医 邓铁涛 疑难病 辨证
什么叫疑难病,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中医古籍中有怪病、疑难杂证、难治之证、不治
之证等记载,其所描述的,均反映出其辨证和治疗的难度,应归属于疑难病的范畴。在祖
国医学发展历史中,过去把“风、痨、臌、膈”称为疑难病。新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的《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附载《各种疑难病名参考目录》,在11个学科中,共
322种。《国际疑难病症检索表》列出疑难病297种,共14个学科。首届全国疑难病学术会
议将疑难病概括为:疑是疑惑不解,认识不清,诊断上难以定论;难是治疗上有难度,缺乏有
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认识已成为目前对疑难病比较一致的看法。疑难病证的机理比较复
杂,同一般的病证相比有以下特点:1病情复杂,兼证或并发症多,或有几个主症;2病邪深痼,
顽痰、瘀血、内毒相互胶结,深入经络,不易祛除;3主观症状、客观检查、脉诊、舌诊互相
矛盾。疑难病证的形成,不是单纯的一种病因,而是多种病因交织的结果。所以,辨证要细
致,分析要全面。邓铁涛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邓
铁涛教授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西医多个系统的疾病以及疑难杂症,如重症如肌无
力、萎缩性胃炎、肝炎、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硬皮病、风湿性心脏病、红斑狼疮
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邓老对疑难病辨证思路浅探如下。
一、 以人为本,顺应自然,尽享天年
天年是中医老年学中的一个古老概念,自有人类以来,长寿就是人们的宿愿,无论圣人、
庶民或是今人、古人都在探求养心调神寿天年的方法。天年即人们正常应该享有的寿命。
《黄帝内经》,开宗明义就提出天年的问题。人们如何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呢?
’’回答是:“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其实是中医养生的纲领。邓老亦认为应该以人为本,顺
应自然,才能尽享天年,才能长寿。而保持一个人“形与神俱”,心身健康,就要做到协
调自然坏境,注意修身养性,进行体育锻炼,饮食起居应有规律,脑力体力劳动适宜,这
样便可以获取长寿、享受天年之福。中医学认为,人类生活于自然环境中,自然气候的变
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为了不致于在这复杂多变的气候中发生疾病,机体必然要采取
相应的方法来适应之。如顺时调摄精神,注意衣、食、住、行等等。中医养生观的整体观
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要求本人身心的调节外。还讲究“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健康者必须使人体内外环境充分协调。《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
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
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经文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
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
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
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
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
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邓老认为人们应该根据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
时令的变化,调理身心使之与自然“同步”,以养、生、长、收、藏,只有这样,才能求
得于“天地同寿”。
二、 五脏相关,识脏腑传变规律
中医学的病机学说,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一般把局部病理变化同机体的全身状
况联系起来;从脏腑组织之间通过经络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传变规
律,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因此,中医认为,凡是疾病都是局部和全身的综
合的病理表现,不存在单纯的局部病变,也不存在没有局部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实际上,
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及全身;全身性疾病也常是通过局部而反映出来,中医正是立足于整体
的病理观来认识和研究疾病的。五脏六腑之间依赖经络的维系、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这
不仅表现在生理、病理.疾病的传变、转归与预后上,也贯穿在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根
据这种脏腑相关理论而制订的治疗法则,可称为“脏腑相关治则”。疾病的相关性是临床
上客观存在的现象。前贤已有论述,如清代名医何梦瑶就有“五脏配五行八卦说”,并认
为“五脏互相关涉”。现代有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阐述问题,认为人体是一个母系统,在其
下可分肝、心、脾、肺、肾五个子系统,基于这一理论,提出了系统辨证说。所谓“中医系
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烫伤的课件教学课件.pptx
- 南京财经大学《学生手册》题库(更新版).docx
- 01(案例01)创始人股东与外部大股东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稳定治理吗(2015-07-20).ppt VIP
- 2025年护理十五五规划.docx
- 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2025年 广东广州南沙区横沥镇社区专职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pdf
- 一种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脑梗死医疗护理教学查房.ppt VIP
- 郑钦安医书阐释之3-《伤寒恒论》-逐字校对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