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课件4.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QQ:764723079 第三则重点字词: 说话: 说教 向外: 只求表面 剖判: 分辨 要求: 只要求得 自为己: 自己为自己 喻: 懂得 为己: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 为了(做给)别人(看) 【 翻译 】第三则 廷秀问:“现在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朱子回答说:“古代的圣贤教育人,都是用自己切身的体会来说教,不是让人只求表面,只满足于读了书而已。今天自己暂且分辨个义利之别,试着察看下自己,现在是要被别人知道,还是完全为了自己呢?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又说:‘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的目的是为了(给)别人(看)。’ 第三则重点字词: 而已: 罢了 时君: 当时的君主 在学者: 对于 为学: 做学问 生死路头: 关键 域: 地(指境界) 愚不肖: 愚昧不才(不正派) 札定脚: 踏踏实实 里面: 深入其里 商量: (进一步)讨论 【 翻译 】第三则 孟子说:‘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孟子这话当时虽然是对梁惠王说的,但是,对于学者来说也是切身大事。一般来说,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是最紧要的问题。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存在一个为义还是为利的问题。从这边就是为义,从那边就是为利。向内就是进入圣贤之境地,向外就是走向愚昧不才之路。在这个(分辨内外、义利、为人还是为己)的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深入下去还需下大功夫。但是,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思考理解文意: 本文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 义利 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阐述的? 引用名言 孔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 朱子: 何必曰利。 重义轻利。 义:天理之所宜 利:人情所欲 (天理) (人欲) 拓展延伸: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7月17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因涉嫌受贿2226万元,昨日在该市第二中级法院上堂受审。 晏大彬因受贿金额巨大而成为“重庆第一贪”;而其妻则因帮助洗钱,同时走上了被告席,成为因亲属贪污受贿被指控“洗钱罪”的全国第一人。 拓展延伸: 阅读这则新闻,谈谈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朱子的“天理”“人欲”? 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我们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 * * * * * * * * * * * 重庆市委书记 薄熙来 为推动“平安重庆”建设,2009年6月以来,重庆市按照中央政法委统一部署,开展了新一轮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截至11月15日,全市共抓获涉黑涉恶人员2905人。其中,立案侦办涉黑团伙61个1231人、涉恶团伙211个1782人,一审开庭审理涉黑案件10件152人,一审宣判涉黑案件9件121人。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无论“大贪”还是“小腐”,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容情。 重庆市委书记 薄熙来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儒学大师朱熹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舍生取义 道德规范——物质欲望 程门立雪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 儒学大师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 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口语式的文体 第一则重点字词: 真味: 真意 数过: 厌: 得趣: 数遍 满足 领略其中旨趣 着意: 用心 穷: 理解 徒: 仅仅 自是: 从此 【 翻译 】第一则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才能领略到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尚且不能领略其中旨趣。人心是天理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倦怠,那么精神从此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沉阻塞,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读书的方法: 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 领会真味,理解义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于潜僧绿筠轩 ——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