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0810c《浮生六记》作者:清.沈复.pdfVIP

古典文学-0810c《浮生六记》作者:清.沈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古籍,历史记载,善本,历史,文集,曹子建集,游记,散文

浮生六记 作者:清.沈复(沈三白) 目 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一 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冬卜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苏州沧浪亭 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 厚。因思《关鸠》冠三百篇之首,被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 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天。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 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 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 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 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 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 末七月十六日也。   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 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 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 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 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 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 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 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 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 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   至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头巾既揭,相视嫣然。合 卺后,并肩夜膳,余暗于案下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抨抨作跳。让之食,适逢斋 期,已数年矣。暗计吃斋之初,正余出痘之期,因笑调曰:今我光鲜无恙,姊可从此开 戒否?芸笑之以目,点之以首。   廿四日为余姊于归,廿三国忌不能作乐,故廿二之夜即为余婉款嫁。芸出堂陷宴,余 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醒则芸正晓妆未竟也。是日亲朋络绎,上灯后 始作乐。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 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 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 《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莫不傀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 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 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舂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 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 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 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 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 语形容者。   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 生门下。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归来完姻时,原订随侍到馆。闻 信之徐,心甚怅然,恐芸之对人堕泪。而芸反强颜劝勉,代整行装,是晚但觉神色稍异面 已。临行,向余小语曰:无人调护,自去经心!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研之候,而余 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到馆后,吾父即渡江东去。   居三月,如十年之隔。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 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先生知其情,即致书吾父,出十 题而遣余暂归。喜同戍人得赦,登舟后,反觉一刻如年。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 芸起相迎,握手未通片语,而两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 矣。   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名曰我取,取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意也。榴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隔岸游人往来不绝。 此吾父稼夫公垂帘宴客处也。禀命吾母,携芸消夏于此。因暑罢绣,终日伴余课书论古,

文档评论(0)

s13285458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