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文版-谢希仁)(1).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讲义 王 鑫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讲义 王鑫编 参考文献: 【1】James F. Kurose 著, 陈鸣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 特色.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2005 【2 】Andrew S. Tanenbaum 著,熊桂喜等译.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高传善等编.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William A. Shay 著. 高传善等译. 数据通信与网络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使用教材: 谢希仁著.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 参考书籍: James F. Kurose 著, 陈鸣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 特色.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计算机网络讲义 王鑫编 第一章 概 述 1.1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目的 1.目的  资源共享  高可靠性  节约经费  通信手段 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它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透明性。因此计算机 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在于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而不是硬件。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四代) 1.2.1 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计算机网络(电路交换)  通信网络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 数字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各种性能。 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 数据通信 释放连接  电路交换的分类:空分交换是交换比特流所经过的端口号;时分交换是交换比特所在的时隙; 波分交换是交换荷载比特的光的波长。 1.2 .2 分组交换网的出现(包交换)  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不适合计算机数据的传输。  分组交换网的试验成功:存储转发原理—— 即断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 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 分组交换网: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区别:参见课本P5 图1-4 。 1.2 .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OSI/RM (ISO )、TCP/IP (Internet )、SNA (IBM )、DNA (Digital ) 等。(分层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 OSI/RM :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 TCP/IP :INTERNET 的体系结构。 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1974 年出现,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  DNA :分布式系统体系结构。 1.2 .4 B-ISDN :综合化:即各种业务综合 高速化:即宽带化 采用高速分组交换、高速电路交换、异步传输模式 ATM 和光交换的高速综合业务数字网就称 为B-ISDN ,ATM 交换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结合。 使用教材: 谢希仁著.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参考书籍: James F. Kurose 著, 陈鸣译.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 特色.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计算机网络讲义 王鑫编 补充:ISDN 知识。 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由综合数字电话网(IDN )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网络,它提供端到 端的数字连接以支持广泛的业务,包括语音的非语音的业务。它为用户进网提供了一组少量的 标准多用途网络接口。  ISDN 的特性: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综合的业务、标准的入网接口。  ISDN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