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自然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翁牛特旗自然概况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大兴安岭山脉与七老图山脉汇接地带东麓,科尔沁沙地西缘。地处北纬42°26’~43°25’,东经117°49’~120°43’。北隔西拉沐沦河与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开鲁县相望,东与敖汉旗、通辽市奈曼旗毗邻,南与赤峰市松山区接壤,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旗治所乌丹镇南距赤峰市红山区85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11882平方公里,南北最大距离86公里,至2005年底人口466296人。其中蒙古族67294人,占全旗总人口14%。主要分布在东部9个苏木镇,占蒙古族人口总数64%。全旗人口密度39人/平方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乌丹镇,邮编:024500。代码:150426。区号:0476。拼音:Wengniute Qi。 【行政区划】全旗辖8个镇、1个乡、3个苏木翁牛特旗辖:乌丹镇、乌敦套海镇、五分地镇、桥头镇、广德公镇、梧桐花镇、亿合公镇、海拉苏镇 、解放营乡、阿什罕苏木、白音套海苏木、白音他拉苏木。设5个国营农牧场(示范牧场 、? 海金山种牛场、白音花羊场、灯笼河牧场、花都什农场、大兴农场)、229个村民委员会(嘎查) 【历史沿革】翁牛特系蒙古族部落名。清初置翁牛特左、右二旗,1956年改今名。 翁牛特旗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存。新时期时代,繁衍生息在这一带的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红山文化”,是“中华第一龙”~红山碧玉龙的故乡。   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870年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500~4200年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20世纪70年代在翁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余年前的大型玉龙,更在全国引起轰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证明翁牛特地区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区一样,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据历史记载,翁牛特地区曾是商、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夏、商周至春秋时期,活动在这一带的主要是商族和东胡族,行政区划属传说中古代中国九州中之冀州。   翁牛特旗境地,自春秋至秦为东胡地,西汉为乌桓地,东汉为辽西鲜卑地。魏为东部鲜卑地。西晋属鲜卑宇文部,东晋西境为库莫奚地,东境为契丹地。隋为契丹地。居为松漠都督府地。辽置匡义军节度,属上京道。   辽乾亨三年(981年)设永州军观察,隶彰愍官,统长宁、义丰、慈仁三县。辽太祖在永州置“南楼”,为著名契丹四楼之一。太祖后诸帝冬月行帐驻此之广平渡。契丹四楼谓国家核心之所在。今本旗新苏莫苏木境内存永州遗址。辽统和十三年(995年)设丰州,为头下军州,后名澄州。今之乌丹,乃辽丰州故地。金改永州为长宁县,属临演府路。改澄州为全州,置全州盘安节度使,州治安丰,辖卢川县和静封县。   元为弘吉刺领地,鲁王分地。元贞元年(1295年),囊加真公主、济宁王蛮子台,请以应昌路东南700里驻冬之地建城邑,仍复其名曰全州。大德元年(1297年)2月升全州为全宁府,大德七年(1303年)又升为全宁路,隶中书省。其所领全宁县包含今翁牛特旗、巴林左、右两旗及松山、红山两区的部分地方。全才、应昌是上都(开平)后援城市,其经济活动直辖于皇室后族,为元朝北方经济、军事重镇。   明洪武二十一年(1338年)置全宁卫。治所在今翁牛特旗乌丹镇,以捏怯来为指挥使。后废并入朵颜卫。(朵颜卫治所在今乌敦套海镇内)。   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翁牛特部逊杜棱、栋岱青率部归附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今旗境定为翁牛特部牧地。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分叙外潘蒙古诸贝勒军功,赐栋岱青多罗达尔汗岱青号,世袭,主翁牛特左翼,佐领三十八。清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汉、奈曼、扎鲁特、巴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6部9旗基今翁牛特海拉苏至哈达图一带会盟。后确定会盟地点为昭乌达(位于西拉沐论河和新开河交汇之处,清代属地翁牛特)。翁牛特左翼有三任扎萨克会盟副盟长、助理盟长。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翁牛特旗先后隶属于热河厅、八沟厅、乌兰哈达厅、赤峰县、直隶州。   民国3年(1914年)至民国18年(1929年)翁牛特旗先后隶属热河道、热河省管辖。民国20年(1931年),设全宁设治局,领全宁县。后全宁设治局停办,乌丹划为赤峰县第六区。伪康德元年(1934年)翁牛特旗划归伪兴安西省管辖。1937年划归热河。西部地区称乌丹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