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邮件系统.PPT

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邮件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6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电子邮件系统

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 (第三版) 主编韩玉胜 开篇 刑法绪论 第一章 刑法的概念、任务和体系 检察院以被告人张某犯持有、使用假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购买并使用,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有误,依法予以变更。依法判决:被告人张某犯购买假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思考:对张某的刑罚处罚是否与其所犯之罪相适应? 第三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9月30日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第一,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刑法没有溯及力。 第二,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也认为是犯罪并且未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当时的法律,但如果现行刑法对这一行为规定的法定刑比行为时法律规定的法定刑轻,则适用新实施的刑法。 第三,行为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现行刑法,不能认定为犯罪,不得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简单客体 简单客体,即单一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了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抢夺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妨害公务罪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等。 (二)复杂客体 复杂客体,又称多重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 (四)跨法定年龄阶段的犯罪问题 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满16周岁后实施了某种犯罪,并在16周岁生日之前也实施过相同的行为,应否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对此应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所实施的是上述八种特定犯罪,应一并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就只能追究已满16周岁后所犯之罪的刑事责任,其先前的行为只能作为酌定的量刑情节考虑。(2)行为人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期间实施了上述八种特定的犯罪行为,并在未满14周岁时实施过相同行为,对此不能一并追究刑事责任,而只能追究已满14周岁后实施的特定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四节 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三)对于量刑的作用 (1)决定适用某些刑罚种类。 (2)决定不适用某些刑罚种类。 (3)具体决定适用刑罚的轻重。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所谓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来协调决定自己行为性质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使得自己对行为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化为客观现实,促使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活动。 所谓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就是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但不是设法改变自己行为的性质或者方向以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是以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继续运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决定行为性质的各种条件,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过程。 第四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其区别在于: 第一,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 第二,同一种犯罪的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则可能有所不同。 第三,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 第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 第五,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 第五节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三)对行为的认识错误 1.对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所产生的不正确理解,如假想防卫、假想避险等。 2.对行为方法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所使用的手段是否会发生危害结果存在不正确的认识。 (四)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所谓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产生的不正确认识。 1.因果关系内容的错误。 2.因果关系联系的错误。 3.因果关系进程的错误。 【案例8—3】甲、乙共同故意杀人案 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究竟是属于故意杀人的共犯,还是甲属于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抑或是甲的行为成立牵连犯? 第五节 犯罪中止 二、犯罪中止的特征 (一)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1.时空性 2.自动性 3.彻底性 (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 除应具备前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之外,还要求它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要件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目标,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