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ic的诊断与评价
实验室分子标记物 凝血激活 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碎片1+2(F1+2) 、纤维 蛋白肽 A(FPA)等,反映早期凝血激活 抗凝活性 抗凝血酶(A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蛋白C(PC) 纤溶活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1、Tang H. Am J Pathol 2007;171:1066-77 ——2、Mesters RM.Crit Care Med,2000,28:2209- 2216 内皮激活标记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素(sTM )、可溶性黏附分子(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内皮素(ET)等,可作为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细胞因子,与脓毒症预后密切相关 循环内皮细胞(CEC)、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S)和内皮细胞微粒(EMP) ,能特异性地反映内皮细胞的脱落性损伤 ——Knoebl P.Wien Med Wochenschr.2010 Mar;160(5-6):129-38 实验室分子标记物 炎症介质 IL-6和TNF-α:提示脓毒症的炎症和凝血激活 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是G蛋白偶联的血管受体,对提示脓毒症凝血激活有重要价值。脓毒症时,PARI被凝血酶激活,内皮细胞产生与细胞黏附和跨内皮细胞迁移相关的介质,使 TF和 vWF表达上调,进一步促进凝血 上述各种分子标志物对Pre-DIC的诊断具有更重要价值,但检测尚局限于大型的凝血监测中心,有待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Storck J. Thromb Res 1995;77(3):249-258. —— Bartha K. J Biol Chem 1993; 268(1):421-429 实验室分子标记物 实验室分子标记物 D-Dimer、SF、AT 和TM对脓毒症DIC更加敏感, TAT、 PPIC和D-D对血液系统肿 瘤患者的DIC诊断更敏感,而分子标记物在实体瘤DIC和非DIC患者间无显著差异 Thromb. Res.128(2), 186–190 (2011). 全血凝血功能监测 包括Sienco凝血及血小板分析仪、血栓弹性扫描仪(TEG) 快速、敏感地监测全血凝血的动态过程,反映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块退缩、血块溶解的全部过程 准确判断DIC的临床过程及指导治疗 各有优缺点,TEG强于纤容亢进的检测;Sienco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凝血全过程的分析(DIC关键步骤) Sienco凝血及血小板分析仪 特点 在纤维素形成早期即可检测到血液粘滞度改变,而不是在凝血块形 成后才检测到血块强度变化,受血液稀释的影响小,敏感度高 能对血小板功能准确定量检测,灵敏度高 参数 ACT(激活凝血时间):血液标本保持液态时间,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CR(纤维蛋白形成速率):间接反映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较临床上纤维蛋白原数量监测更准确(定性,需结合D-er) PF(血小板功能), 能对血小板功能准确定量的检测 全血凝血功能监测 ACT 反映凝血因子相互作用 CR 反 映 纤维 蛋白 形成 速率 PF 反映血小板功能 全血凝血功能监测 Sienco凝血及血小板分析仪 重要临床意义 可监测、评估临床进程,结果与教科书描述的非常接近 不但能监测到某一个环节干预后的变化,还能同时反映该过程对整体变化影响 使复杂的抗凝治疗从经验性使用变得更加 精确、合理,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 全血凝血功能监测 TEG技术 TEG技术近年已广泛用于止血机能异常的诊断 Spiel等用TEG监测到健康志愿者注射内毒素后短暂的高凝状况,同时伴有血浆凝血激活标志物F1+2的显著升高 但Daudel等研究结果并未发现TEG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高凝状态监测中具有高敏感性 TEG对DIC患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1、Luddington RJ.Clin Labaematol,2005;27(2):81-90. 2、 Craft RM. J Lab Clin Med,2005;145 (6):309-315. 3、 Miller BE Anesth Analg,2004;99(5):1341-1346 全血凝血功能监测 诊断 监测 判断预后 国际评分 JMHW ++ + ? ISTH ++ + ? JAAH +++ + ? 国内标准 临床及 凝血四项 + + +++ 全血功能仪 SIENCO 分析仪 +++ +++ +++ 临床应用评价 分子标记物:提示早期凝血激活,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检测试剂的开发,将成为新的诊断指标和诊断手段的参考金标准。 结果: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