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绪论
1、动物繁殖学:研究动物繁殖现象、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技术,调整和控制繁殖的过程,以充分发挥动物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力的学科。
二、Chapter 1: Anatomy of Reproduction
1、雄性生殖器官:
(1)内生殖器: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
(2)外生殖器:阴茎、包皮、泌尿生殖道
2、睾丸结构:
(1)白膜 (2)睾丸纵隔 (3)睾丸中隔
(4)睾丸小叶:间质组织——间质细胞(Leydig cells)、
曲细精管——生殖细胞(germ cells)、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
3、睾丸功能:
(1)精子生成(曲细精管内)
(2)分泌性激素:
间质细胞(Leydig cells):雄激素(大量) 支持细胞(Sertolic cells):雌激素(少量)
4、睾丸的温度调节:
睾丸温度低于体温
(1)阴囊皮肤:通过汗腺以排汗形式调节
(2)平滑肌:通过调节阴囊皮肤厚度及睾丸与身体的距离调剂(隐睾不育)
5、附睾的结构:
(1)附睾头 (2)附睾体 (3)附睾尾 (4)附睾管
曲细精管(直细精管(睾丸网(13-20输出小管(1附睾管(输精管
6、附睾功能:精子储存和成熟的场所
7、内生殖器官:
(1)输尿管 (2)前列腺 (3)精囊腺 (4)尿道球腺 (5)输精管 (6)输精管壶腹
8、副性腺功能:
(1)组成精液:精液=精子+精清(大部分的精清由副性腺分泌)
(2)运输精子
(3)为精子提供营养成分:果糖、柠檬酸等
9、雌性生殖器官:
(1)内生殖器: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2)外生殖器:阴道前庭、外阴
10、卵巢结构:
(1)皮质:卵泡、生殖细胞(卵母细胞)、黄体
(2)髓质:血管、神经
11、卵巢功能:
(1)产生卵细胞:卵母细胞(外分泌)
(2)分泌性激素:雌激素、黄体素(孕酮)、少量睾酮
12、输卵管结构:(1)伞部 (2)漏斗部 (3)壶腹部 (4)峡部
13、输卵管功能:(1)拾捡卵子 (2)精子获能 (3)受精部位 (4)早期胚胎发育
14、子宫生理结构:(1)子宫角 (2)子宫体 (3)子宫颈
子宫组织结构:(1)浆膜 (2)子宫肌层 (3)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含子宫肉阜)+腺体
15、子宫功能:
(1)运送精子、精子获能 (2)通过调节黄体寿命而控制发情周期
(3)着床与妊娠:胎盘形成、胚胎发育 (4)分娩:子宫收缩,排出胎儿
三、Chapter 2: Reproduction Regulating Substances
1、内分泌学:研究激素及其受体的生理、生化、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的一门科学
2、繁殖内分泌学:研究与繁殖相关的激素及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的内分泌调节规律和人工调控繁殖的一门科学
3、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作用于靶细胞,并对靶细胞有兴奋或抑制的生理作用的一类高蛋白物质
4、生殖激素:对生物生殖有直接作用的激素
5、内分泌及生殖(垂体、下丘脑 (2)正反馈
短反馈:垂体(下丘脑
超短反馈:下丘脑(下丘脑
10、神经激素:
激素 来源 功能作用 PIH(促乳素抑制因子) 下丘脑 抑制PRL的释放 PRH(促乳素释放因子) 下丘脑 促进PRL的释放 GnRH 下丘脑 促进LH、FSH的释放 Oxytocin 由下丘脑分泌,通过垂体释放 诱导子宫收缩、促进泌乳、促进配子转移 Melatonin 松果腺 抑制长日照动物Gn的释放,促进短日照动物进入繁殖季节 11、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化学特征:十肽结构:pGlu-Trp-Ser-Tyr-Gly-Leu-Arg-Pro-Gly-NH2 (agonist激动剂、antagonist拮抗剂)
生物学作用:促进LH和FSH的释放,主要是LH的释放,FSH还要其他的调节机理
异相作用:由于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GnRH所致——排卵抑制、延缓胚胎附植、阻碍妊娠、性腺萎缩
垂体外作用:GnRH可对除垂体外的其他组织起作用,如卵巢、子宫
分泌调节:
(1)体液调节:反馈调节
(2)神经调节:持续中枢:控制GnRH的基础分泌
周期中枢:控制排卵前GnRH和LH峰释放
应用:(1)诱导发情排卵 (2)同期发情 (3)治疗不孕症 (4)提高受胎率
12、Oxytocin(OT催产素):
化学特征:含有一个二硫键的9肽化合物
生物学作用:
(1)子宫:刺激子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