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国产化汇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冷国产化汇报

大型直接空冷系统自主化设计汇报材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5月 一、概述 二、空冷岛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三、主要研究成果 四、总结和建议 一、概述 1、直接空冷机组与湿冷机组的差别 2、空冷机组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目前,300MW及以上容量空冷机组空冷岛的基本设计和主要设备供货及性能保证基本上由外国公司承担,即德国GEA公司和美国SPX公司(收购了HAMON公司和BDT公司)。 为了推进大型直接空冷系统设计自主化和制造国产化,国家发改委批准通辽电厂三期1X600MW空冷机组工程为空冷系统国产化示范工程,该工程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牵头与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担空冷系统的设计、凝汽器供货和空冷系统的性能担保。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组织东北、西北和华北电力设计院结合示范工程开展技术攻关,并且委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大学、吉林大学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空冷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并具备了承担空冷岛的设计和性能保证的能力。 二、空冷岛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1、 对主要设计参数的研究 1)设计气温 2)设计工况ITD值 3)设计背压 4)满发气温 5)满发背压 2、 空冷系统的优化 对空冷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对确定空冷凝汽器的面积、迎面风速、汽机背压、汽轮机末级叶片长度、风机选型等研究;风向和风速对换热性能影响研究。 3、 排汽管道设计 排气管道具有管径大、刚度小、稳定性差的特点(φ6020X16),承受负压、风载、雪载、地震、推力等,管内输送饱和蒸汽和部分凝结水两相流体,据了解国内其他行业还没有做过类似的设计。在设计方法上与以往的高温高压管道完全不同。 4、 空气冷凝器支撑结构设计 支撑结构上部为交叉钢桁架,下部为独立的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空心管柱,属于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特点是结构跨度大、高度大(约45m)、上部设备重量大、支架结构悬挑长度大、构造连接复杂、工作荷载和环境作用(地震、风荷载等)影响复杂。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国内没有做过类似的结构设计。 三、主要研究成果 1、完成了大型直接空冷电厂主要设计参数研究报告 对主要参数如:设计气温、设计点ITD值、设计背压、满发气温、满发工况ITD值、满发背压等如何确定提出了确定的方法。 2、完成了空冷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工作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通辽电厂三期工程,分别对采用620叶片和680叶片、进口风机和国产风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凝汽器的面积为1653379m2,设计背压为13.1kPa,在气温32C0条件下,保证汽机背压达到30kPa。 3、示范工程空冷岛的设计 4、完成了排汽管道设计技术研究 该项研究内容包括: 管道壁厚及加固肋的计算方法研究 应力计算分析方法研究 支吊架和补偿器及其他附件的设计研究 管道内流体特性和阻力特性研究 1) 委托吉林大学协助我们对管道及各部件采取有限元分析,并在将来的工程中采用商用软件和修正的办法,简化设计计算: 2)?委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两项流试验室协助我们对排汽管道内的流体特性进行数学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真空状态下,排汽两项流的特性,分析导流板的影响等,以最终保证气流分配均匀,控制管道阻力,保证凝汽器背压。 5、完成凝汽器平台的设计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已经掌握了大型空冷平台的设计技术,解决了平台结构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问题; 地震作用计算问题; 变形控制原则问题; 风机扰力振动分析问题; 1) 采用不同的软件分析计算 为了确保空气冷凝器支架计算分析的可靠性和先进性,采用了四种国际通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ANSYS有限元软件;STAAD-PRO有限元软件;GT-STRUDL有限元软件;SAP2000有限元软件。 2) 采用大模型试验法进行实验分析和验证 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完成工作条件和地震作用下空气冷凝器支架结构工作性能试验: 测试、分析和研究空冷支架结构系统在各工况工作条件下的动力特性,结构动力特性反应差,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规律,为结构分析、特别是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数据、避免共振效应提供基础数据。 3) 委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协助我们对小壁径比钢筋混凝土管柱抗震性能试验 研究小壁径比钢筋混凝土管柱的抗震性能,解决小壁径比管柱抗弯计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