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镇溪镇情况简介(2010年)
沙镇溪镇位于秭归县西南,北临长江,西接恩施自治州巴东县,距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约6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70个社区,196个互助组,总人口10817户36044人。乡镇党委1个,下设19个党总支,62个党支部,1439名党员。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企业增加值2750万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9万元。实现农民人平纯收入3131元。
境内资源十分丰富。水利资源潜力大。长达5公里的锣鼓洞河和12公里的青干河在本镇交汇,30多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流经本镇。硅、煤储量大。煤炭资源遍布白沙、凤凰等地,全镇现有煤矿企业9家,年开采量可达20万吨以上,凤凰、大乐等地硅石资源可供长期开采。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总体思路,发展多经产业。目前,全镇已形成以柑橘、板栗、核桃、茶叶、生猪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低山地区发展柑橘2.2万亩,年产量1.6万吨;半高山、高山地区发展茶叶、板栗、核桃,全民发展生猪养殖业。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稳定在8000人以上。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秭归三金硅业有限公司和福元煤业2家县属规模以上企业。县属规模以上企业秭归三金硅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金”牌工业硅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三金硅”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公司年产工业硅1万吨,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国际上声誉较好。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镇公路形成了“五横三纵” (五横:沙黄路、金大路、沙两路、高马路、梅大路;三纵:陕巴路、林大路、屯杉路)的网络骨架,镇道、村道通车里程达600多公里。334省道贯穿全境,三条镇级主干道和15个村的村级主干道全部硬化成水泥路。水路客运、货运发达,拥有1家客运码头和4家货运码头,是处于本县西南地区的四个乡镇的唯一水路出口通道。农村水利设施不断改善,用电质量大幅提高。森林管护面积达12.3万亩,封山育林2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5%。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由于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全镇共搬迁人口4503人,其中外迁2321人,搬迁集镇1个。国家投资1.4亿元,在西陵峡畔建成了一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雅、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峡江新镇,新集镇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拥有1所中学2所小学,在职教职工217人,在校学生1735人。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综合办学实力一直位居全县前列。镇初级中学被评估为“宜昌市名牌学校”和“宜昌市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有线电视用户突破7000户,处于全省山区乡镇前列。卫生保健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文明创建成效显著。近年来,我镇先后获得“宜昌市先进文化乡镇”、“宜昌市文明乡镇”、“湖北省文明乡镇”等殊荣,一举夺得湖北省第二届小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奖。2010年,我镇被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为2009-2010年度“文明乡镇”,政府机关被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为“人民满意机关”。财政所、国土所、卫生院荣获县级“文明单位”,三星店村、大浴池村荣获县级“文明村”。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