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环境分析与建筑设计表达1
基地环境分析与建筑设计表达 1-B 乌姆展览馆及会议厅 德国 理查德·迈耶 Ulm Exhibition and Assembly Building Ulm,Germany 1986~1993 Richard Meier and Partners 小结 建筑构成与基地环境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模式。 建筑构成受其基地环境的制约,它的形成又为周边的建筑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环境。 ? 总平面图 小结 基地环境具有宏观和微观两大属性,宏观环境包括地球环境、地域/地区环境等;微观环境即具体环境,包括城市环境、地段环境和场地环境。上述实例所涉及的形体环境中,主要指具体环境。这里主要表明两个概念: 1、环境层面 影响建筑构成的具体环境可分为城市、地段和场地三个层面 。 也就是基地环境具有这三个方面的属性。 三个环境层面是基地环境中的不同属性,共同构成基地的环境特征。在具体环境中,建筑的生成是这三个环境层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与这个具体环境共同形成新的建筑环境。 2、形态的整体性 外部环境的任何一个层面,其形态具有相对完整性,外部环境的表现具有其整体价值。建筑设计要与外部环境的形态相关联,从而形成并增进外部环境形态的整体性。 新建筑能否融合于既存的建筑环境之中,在于其构成是否保持和发展了环境的整体性。 3-2 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历时性,即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各个要素从时间上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体现建筑及其外部环境构成要素经历过去、体验现在、面向未来的演化过程。 1、时间的延续性 外部环境就其时间的特性,是动态发展着的有机整体。建筑及其外部环境把过去及未来的时间概念体现于现在的环境中。随着历史的演进,新的内容会不断地叠加到原有的外部空间环境中,通过不同时间的内容的增补与更新,得以不断地调整其结构以适应新时代。这种时间的特性使建筑形态在外部环境中表现出连续性的特征。建筑及其外部环境的设计应体现连续性特征及动态的时间性过程,因此建筑形式的产生不是随机偶然的,应与既存环境有着时间上的联系,是环境自身演变、连续的必然。 2、空间的连续性 外部环境的形态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加入建筑环境的每一栋新建筑,在形式上应尊重环境,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其形态构成应与既存的环境要素进行积极对话。包括形式上,如体量、形状、大小、色彩、质感、比例、尺度、构图等方面的对话;以及原有建筑风格、特征上的对话。既存的连续的,外部环境中建筑形态的创造也应当体现出这种形式与意义的连续。 4-1 城市层面环境属性的表达 4-1-1 城市空间结构 协调关系 重整关系 对比关系 相似关系 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办公建筑 4-1-2 城市景观 法国财政部大楼 法国财政部大楼 4-1-3 城市历史文化环境 城市历史文化因素的和谐 城市历史文化形态的延续 城市社会环境的表达 现有的奈良城市形态,其历史连续性的城市空间轮廓就成为设计奈良会议厅的基本出发点。该建筑设计成一个与现有大庙大屋顶有明显视觉关系的形态,加强了大屋顶的寓意,丰富了城市轮廓,增添了城市活力 奈良东大庙 北京菊儿胡同旧城居住区规划设计 明斯特市图书馆 德国 布鲁斯 威尔逊 Münster City Library Münster, Germany 1993 Bolles Wilson 4-2 地段层面环境属性的设计表达 4-2-1 整体框架 建筑构成一方面受到环境框架的影响,同时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环境。设计过程是由“建筑”向“环境”和由“环境”向“建筑”不断调整的双向过程。建筑设计和地段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重整和协调等。建筑师应当考虑建筑将如何介入环境,建立环境的新秩序。 处理建筑设计与地段环境关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把新建筑视为原有环境的一部分,当新建筑介入环境时,必然涉及原有地段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因而要考虑多个环境因素的限定; 另一种是建立或重整原有环境秩序,当新建筑介入环境场时,重整原有环境的因素,建立新的环境秩序。 波恩国家艺术展览馆注重和周围建筑及城市大环境相协调 4-2-2 形体要素 建筑形体的创造是人们获取空间的物质手段,是形成环境的前提。形体与空间具有“底”和“图”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是建筑环境的存在方式。建筑形体的视觉特征主要由建筑形体构成要素,如点、线、面以及视觉属性,如形状、大小、色彩、方向、质感等决定。 乌姆展览馆及会议厅,基地上原是一个中世纪的修道院,1944年的轰炸几乎毁掉了大教堂周围全部的中世纪建筑。迈耶在这块十分敏感的城市地段,注重环境的整体性,设计了一座白色建筑。其整体造型、材料运用、细部处理方面与原有建筑相结合,建筑布局由与周围环境相关的多种轴线限定,体量也同周围原有建筑相协调,增强了原有建筑环境的连续性,使广场重放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干部档案审核主要项目标准及审核情况.doc
- 平安p2p平台资金存管服务方案_图文.ppt
- 平台化组织组织变革前沿的“前言”.pptx
- 平面模板受力计算书.doc
- 平面线形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三要素.pptx
- 平面构成的骨骼与基本形式1.ppt
- 年产3000吨均苯四甲酸二酐及副产350吨均苯四甲酸生产项目.doc
- 年产300吨酒糟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工厂设计.doc
- 年产30万套大功率LED照明驱动电源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课程设计.docx
- 机房整治合同范本.docx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必修1.docx
- 《模具制造数字化车间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22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docx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 《美术馆数字化藏品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问题与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扶贫模式创新与农村金融扶贫的金融扶贫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25 保温物品大比拼(三)(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冀人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