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物件上传吸附式制冷技术发展能源知识库.docVIP

知识物件上传吸附式制冷技术发展能源知识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物件上传吸附式制冷技术发展能源知识库

吸附式製冷技術發展 熱驅動製冷系統不僅可以利用工業餘熱或回收廢熱驅動,亦可以利用太陽能熱水驅動,在提供工業冷卻與商業空調的需求的同時,有助於提高整體能源的使用效率與善用再生能源,是發展再生能源空調系統最重要的技術發展項目之一,因此熱能驅動製冷技術在國內外,再度受到各國重視與廣泛的討論,如何以政策配合民間推動與落實冷熱電三生系統的應用,以提高整體能源的使用效率,對節能減碳作出貢獻。 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的驅動熱源溫度較吸收式製冷系統低,被冀望是發展太陽能空調系統的較佳方案,緣此,本文特別以吸附式製冷系統為題,比較說明兩種熱驅動製冷系統的運轉原理與特性,介紹國內外吸附式製冷系統的發展與應用現況,探討現階段推動商業化普及應用的障礙,以及未來可能的技術發展重點。 國內技術發展現況 溴化鋰-水吸收式製冷系統 論及熱驅動製冷系統在空調的應用,首推技術發展與商品成熟度最高的吸收式製冷系統(習稱吸收式冰水機、吸收式冷凍機),圖1所示為單效應溴化鋰-水吸收式製冷系統的結構與循環示意圖。吸收式製冷系統的工作流體以水為冷媒、以溴化鋰水溶液為吸收劑,溴化鋰水溶液對水氣具有高度的親合性(吸收力),因此利用這種特性發展出吸收式製冷系統。 吸收式製冷系統的運轉原理為,當冷媒在蒸發器的低壓下(真空)吸收冰水的熱量蒸發時,使冰水降溫產生製冷效果;蒸發的氣態冷媒被吸收器的溴化鋰溶液所吸收以維持蒸發器的低壓狀態;吸收氣態冷媒的溴化鋰溶液濃度降低,吸收能力也隨著降低,為維持溴化鋰溶液強烈的吸收力,利用溶液泵浦將溴化鋰溶液送到發生器加熱,使溴化鋰溶液的濃度提高以恢復其高度的吸收力;在發生器加熱溴化鋰溶液產生的氣態冷媒被送到冷凝器液化後再送至蒸發器製冷,在發生器提高濃度後的溴化鋰溶液吸收能力提高,被送到吸收器吸收蒸發的氣態冷媒,如此構成連續式的單效應吸收式製冷循環。 圖1 單效應溴化鋰-水吸收式製冷循環 密閉式固體吸附製冷系統 圖2所示為密閉式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的結構與循環示意圖。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同樣以水為冷媒,以矽膠或沸石為吸附劑(adsorbent),通常以工作對來稱呼冷媒與吸附劑的配對,不同的工作對具有不同的適用溫度條件與特性,目前較成熟的商業化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最常用的為以矽膠-水或沸石-水為工作對的吸附式製冷系統。 如圖2所示,吸附式製冷系統的結構通常包括一冷凝器(通常為水冷式)、一蒸發器(或稱冰水器)、兩個稱為吸附床的熱交換器,以及構成系統循環的組件,如切換閥與膨脹裝置。由於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固體吸附劑無法像吸收式製冷系統的吸收劑(溴化鋰溶液)一樣循環流動,所以為了達到連續製冷的目的,必須設置兩個吸附床熱交換器,當一個吸附床熱交換器通以冷卻水進行吸附製冷時,另一個吸附床熱交換器則通以熱水進行脫附再生,通常以運轉時間來進行兩個吸附床熱交換器吸附與脫附運轉模式的切換。 以水(冷媒)-矽膠(吸附劑)為工作對的固體吸附式製冷系統為例,當水在蒸發器內蒸發造冷時,蒸發的氣態冷媒被充滿矽膠(吸附劑)的吸附床吸附以維持蒸發器的低壓,當吸附床吸附水氣達飽和狀態後無法再吸附氣態冷媒,此時必須進行脫附以再生並還原其吸附能力。因此將吸飽氣態冷媒的吸附床利用熱水加溫進行脫附(再生),被脫附的氣態冷媒則送至冷凝器液化後,液態冷媒便可送至蒸發器造冷,脫附完成後的吸附床吸附能力恢復,則可以再吸附氣態冷媒進行製冷。 圖2 密閉式固體吸附製冷系統結構與循環示意圖 表1所示為國外吸附式製冷系統技術發展與商業化產品的現況,日本的商業化成熟度與安裝案例較多,主要的生產廠商為Union產業株式會社與前川(Mayekawa)製作所,目前其主要目標市場以工業製程的廢熱回收或商業場所的太陽熱能應用為主,所以機組容量也較大,製冷能力在100kW以上。歐盟的德國Sortech與瑞典的ClimateWell對於太陽能製冷技術的研發也很早即投入,由於氣候與使用條件的不同,目前商業化的產品在15kW以下。中國大陸則以上海交大的王如竹教授投入吸附式製冷技術的研發為代表,所發表的研究論文與吸附床的研究最多,不過商業化的產品目前無法得知其發展情形與應用現況。 傳統採用矽膠-水為工作對、吸附劑以填充方式製作的吸附床熱交換器的缺點為,因吸附劑的特性以及以填充方式製作吸附床的因素,不僅使得系統的效率差,同時因為吸附劑的使用量大,使得系統的體積與重量過大、製造成本也相當高。為改善上述缺點以提升系統效率、減少體積重量與降低製造成本,日本三菱樹脂公司(Mitsubishi Plastic INC.)發展一種產品命名為AQSOA的沸石系吸附劑。圖3所示為三菱樹脂所發展成為AQSOA吸附劑與傳統矽膠及Y型沸石吸附劑的吸附特性比較圖。AQSOA共有三個系列的產品,其產品編號分別為AQSOA-FAM-Z01、Z02、Z05,針對不同的使用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