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温历史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机系.doc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温历史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机系

重温历史 ——计算机简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计算机系编 目录 1. 计算机始祖 1 2. 第一抹曙光 2 3. “编织”的程序 3 4. 失败的英雄 4 5. 携手共赴难 5 6. 穿孔制表机 6 7. 继往与开来 7 8. 真空驯电子 9 9. 电脑创世纪 10 10. 千秋电脑父 12 11. 电脑群英谱 13 12. “巨人”的秘密 14 13. 二战建奇勋 15 14. 璀灿双子星 16 15. 成功的预言 18 16. 父子兵上阵 19 17. 圣诞献厚礼 20 18. 硅谷的诞生 21 19. 同时的发明 24 20. 五十亿“赌注” 25 21. 巨型克雷机 26 22. 爆发超新星 27 23. 英特尔创业 28 24. 芯片计算机 29 25. “牛郎星”升空 30 26. 微软树大旗 31 27. 微电脑先锋 33 28. 游戏机溯源 34 29. 车库谱新曲 35 30. “苹果”的滋味 36 31. 大象踢踏舞 37 32. 跨进新纪元 38 33. “苹果”穿“雨衣” 39 34. 三比二要好 40 35. PC新霸主 41 36. 龙梦变成真 42 37. 窗含千秋雪 43 38. 最长的工程 44 39. 平地“太阳风” 45 40. RISC之火 46 41. 任天堂崛起 47 42. 英雄出少年 48 43. 软件起风云 49 44. 微软登王座 50 45. 好风凭借力 51 46. 软盘与硬盘 52 47. 键盘与鼠标 54 48. 桌面出版者 55 49. 下棋的机器 56 50. AI的旗帜 57 51. 机器数学家 58 52. 电脑大灾难 59 53. 黑色的幽灵 61 54. 多媒体之年 62 55. 海量存储器 63 56. 声音起爆器 64 57. 真实的谎言 65 58. 神奇的虚拟 66 59. 奔腾的时代 67 60. 走出死亡谷 68 61、电影魔术师 70 62、伟大的转折 71 63、重建IBM 72 64、人机世纪战 73 附录:计算机简史 76 计算机始祖 谁都知道,电脑的学名叫做电子计算机。以人类发明这种机器的初衷,它的始祖应该是计算工具。英语里“Calculus”(计算)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既有“算法”的含义,也有肾脏或胆囊里的“结石”的意思。远古的人们用石头来计算捕获的猎物,石头就是他们的计算工具。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是手指,英语单词“Dight”既表示“手指”又表示“整数数字”;而中国古人常用“结绳”来帮助记事,“结绳”当然也可以充当计算工具。石头、手指、绳子……,这些都是古人用过的“计算机”。 不知何时,许多国家的人都不约而同想到用“筹码”来改进工具,其中要数中国的算筹最有名气。商周时代问世的算筹,实际上是一种竹制、木制或骨制的小棍。古人在地面或盘子里反复摆弄这些小棍,通过移动来进行计算,从此出现了“运筹”这个词,运筹就是计算,后来才派生出“筹”的词义。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最先算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第6位,使用的工具正是算筹,这个结果即使用笔算也很不容易求得。 欧洲人发明的算筹与中国不尽相同,他们的算筹是根据“格子乘法”的原理制成。例如要计算1248×456,可以先画一个矩形,然后把它分成3×2个小格子,在小格子边依次写下乘数、被乘数的各位数字,再用对角线把小格子一分为二,分别记录上述各位数字相应乘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把这些乘积由右到左,沿斜线方向相加,最后就得到乘积。1617年,英国数学家纳皮尔把格子乘法表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印刻在一些狭长条的算筹上,利用算筹的摆放来进行乘、除或其他运算。纳皮尔算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欧洲人主要的计算工具。 算筹在使用中,一旦遇到复杂运算常弄得繁杂混乱,让人感到不便,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计算机”。 著名作家谢尔顿在他的小说《假如明天来临》里讲过一个故事:骗子杰夫向经销商兜售一种袖珍计算机,说它“价格低廉,绝无故障,节约能源,十年中无需任何保养”。当商人打开包装盒一看,这台“计算机”原来是一把来自中国的算盘。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源地——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先后都出现过不同形式的算盘,只有中国的珠算盘一直沿用至今。 珠算盘最早可能萌芽于汉代,定型于南北朝。它利用进位制记数,通过拨动算珠进行运算:上珠每珠当五,下珠每珠当一,每一档可当作一个数位。打算盘必须记住一套口诀,口诀相当于算盘的“软件”。算盘本身还可以存储数字,使用起来的确很方便,它帮助中国古代数学家取得了不少重大的科技成果,在人类计算工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5世纪以后,随着天文、航海的发展,计算工作日趋繁重,迫切需要探求新的计算方法并改进计算工具。1630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使用当时流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