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1综合评测:第2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基础巩固卷)
第二单元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还”通“环”,“共”通“供”。B项,“说”通“悦”,“振”通“震”。C项,“反”通“返”,“要”通“邀”。D项,“蚤”通“早”,第二句没有通假字。
答案:D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秦兵旦暮渡易水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解析:夫人,古义为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①②均作“假若没有”讲。A.①句末语气词;②疑问代词。B.①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②代词。D.①表被动;②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答案:C
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解析:B项是被动句,其余都是判断句。
答案:B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答案:(1)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2)风萧萧兮易水寒 (2)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大礼不辞小让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永远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6.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 )
A.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
C.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
D.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
解析:A项他爱发牢骚是因为他怀才不遇,郑伯请他时的牢骚与后文的出面说秦伯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B项文章四、五、六段多处显示他不是不想过问政治,而是没有机会。C项烛之武为官三朝,仍未被发现,不是官职太小的原因。D项从佚之狐的推荐和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滕王阁序》.doc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逍遥游》.doc
- 1.1《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人教版必修1).doc
- 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3(人教版必修1).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6世界选择北京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5彭德怀印象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4章 10梦碎雅典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