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浅源的地震-南一书局.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生浅源的地震-南一书局

第六章 固體地球的變動 6-1 火山帶與地震帶 6-2 板塊運動 6-3 地貌的變化 全球活火山分布圖 世界火山多為連續延伸並成帶狀分布。 最主要的火山帶為「火環」。 世界地震帶及震源分佈 全球地震也呈帶狀分布與世界上火山活動的情況相似。 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 板塊構造學說發展的三階段: 大陸漂移說 海底擴張說 板塊構造學說 大陸漂移說 提出者:德國人韋格納(1915年)。 內容:約2億年前,即侏羅紀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塊超大陸,稱為盤古大陸。其後經過長時間的分裂與漂移,才形成了現今世界上各大陸的分布狀態。 證據: 古氣候的證據。 古生物的證據。 古地質的證據。 失敗:缺乏大陸漂移動力來源的證據。 盤古大陸 將各大陸重新拼合成未漂移以前的盤古大陸。 古氣候的證據(一) 非洲、南美洲、馬達加斯加島、南極大陸、澳洲和印度半島上,2億年前的地層中都留有冰川作用的遺跡,顯示這些大陸曾經連在一起。 古氣候的證據(二) 此外,這幾個大陸還有相同的煤層,都是由相同的寒帶羊齒植物化石所形成。 古生物證據 非洲、南美洲、馬達加斯加島、南極大陸、澳洲和印度半島上相對應的地層裡,發現相同種的陸生動物化石。 古地質證據 非洲和南美洲在拼合之後,呈現地質構造連續的趨勢,甚至連礦床的分布也是一一對應的。 自北歐、英國、格陵蘭以至北美洲的地質構造也呈連續的分布。 海底擴張說 提出者:美國人海斯(1962年)。 內容:來自地函的熱流使上部地函的物質局部熔解,自中洋脊下湧出,凝固後形成新的地殼,並向兩側擴張;而老的海洋地殼則於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而進入地函再熔融。 海底擴張說的證據 地形的證據:中洋脊的裂谷是岩漿湧出的位置,而海溝是老的海洋地殼隱沒之處。中洋脊兩側的地形,因海洋地殼的擴張而對稱。 海洋地殼年齡的證據:自中洋脊向兩側地殼年齡漸老而且呈對稱分布。 地震的證據:中洋脊有淺源地震分布;而在海溝、島弧一帶常見深源地震分布。 地熱的證據:地熱流量在中洋脊最大,在海溝最小。 海底沈積物的證據:沉積物的厚度自中洋脊向兩側逐漸增厚。 地磁倒轉的證據:海底擴張說最重要的證據。 地磁倒轉 中洋脊兩側地殼記錄著古地磁倒轉的資訊。 冰島中洋脊兩側地磁圖案的對稱分布 黑色部分表示磁極方向與現今地球磁場相同(正向)。 板塊構造說 板塊是由地殼和部分上部地函所組成,每一板塊可以個別包含大陸或海洋,也可以同時包含兩者。 全球岩石圈畫分為七個大板塊以及十數個較小板塊。由於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張裂、擠壓、錯動),造就了種種地殼表面的樣貌。 板塊間運動的動力來源,一般認為是地函內的熱對流使板塊在軟流圈上做一種近乎是「輸送帶」式的運動:新物質在中洋脊處生成,運送至海溝,下傾隱沒進入軟流圈內熔融而消失   板塊學說得到簡單的解釋。火山與地震的分布會如此相似。 板塊運動模式 板塊間的關係 板塊邊界類型 張裂型板塊邊界 聚合型板塊邊界 錯動型板塊邊界 張裂型板塊邊界 由於地函熱對流作用,帶動相鄰兩板塊間的張裂作用,以致岩漿上升噴出。 岩漿噴出後形成新的地殼岩石;冷卻時,又因冷縮而塌陷成谷,此即形成中洋脊頂部的裂谷。 張裂型板塊邊界的典型代表除太平洋及大西洋的中洋脊外,發生在陸地的有冰島的裂谷、東非大裂谷等也都是此類典型。 裂谷主要是受張力造成,故此類型地區主要發育的構造為正斷層,其活動產生的地震都是淺源而且頻繁;又因岩漿由此噴流而出,故也是最活躍的火山帶。 中洋脊的生成與演化及相關構造運動 聚合型板塊邊界 板塊互相推擠碰撞而成,密度較大的板塊向下隱沒到另一個板塊之下,即為板塊隱沒作用。 在海洋裡,隱沒的地區往往受到強大的向下推拉作用,而形成海溝,而此隱沒板塊邊緣的帶狀區域即稱為隱沒帶。 板塊碰撞推擠的力量極大,使地層斷裂扭曲,故以逆斷層與褶皺為主要構造形態,在陸地上形成帶狀的巨大山脈,如南美安地斯山脈;在海洋裡,火山活動也伴隨隱沒作用的發生而形成島弧,如琉球島弧。 由於隱沒的板塊可深入地函達700公里,故地震活動的震源深度由淺至深皆可能發生且形成帶狀分布。 聚合型板塊邊界及隱沒帶 聚合型板塊邊界的地震震源深度示意圖 錯動型板塊邊界 由於板塊的運動方向與速率不一,兩板塊間亦可以錯動型斷層形式的邊界狀態存在,形成錯動型板塊邊界-- 轉形斷層。 二板塊間原來相鄰的岩層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錯移。這種板塊邊界並無地殼增生或消失。地震多發生在板塊的厚度之內,產生淺源的地震。 世界上最活躍最有名的錯移型板塊邊界,為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安德里斯斷層。 轉形斷層 聖安德里斯斷層 台灣的板塊構造運動 臺灣地區既有火山又地震頻繁,為歐亞板塊前緣與菲律賓板塊相互碰撞之處,屬於聚合型的板塊邊界。 花東縱谷地區為該二板塊之縫合帶,在地形上呈現長150公里而寬卻僅5公里的狹長谷地,縱谷以西的中央山脈屬歐亞板塊,而以東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