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作者演讲范本.docVIP

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作者演讲范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作者演讲范本

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作者演讲范文 。梁洪生,1995:40)有的族谱破除了女性不上谱的旧例;还有的族谱把婚姻法的规定和国家优生优育政策吸收进来。钱杭,1993:155;王沪宁,1991:575) 更重要的是,家族传统的自治职能已经大为退化,而一些地方的家族在复兴过程中也有意识地避免与国家发生冲突。钱杭,1994:87-8)摔盆、打幡原系民间出殡时长子承担的角色,在死者无子嗣的情况下,转为应继者担当。据考,这种习俗至少在清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梁治平,1996:80- 1) 而且至今犹存。因此,在一本根据实例编写的调解手册中,有一条专门讲到对因打幡、摔盆而要求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如何调处的问题。刘志涛,1990:337-8)承嗣是宗法制度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承嗣的目的在于承宗,即使没有子嗣的宗支不至灭绝。因此很自然,随着家族组织和宗法制度被宣布为封建的和反动的,承嗣的行为也就失去了合法的依据。尽管如此,民间的立嗣习惯并未根绝,以至最高人民法院在60年代的一份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以因封建宗法关系所立嗣书而主张继承者不予承认。1964,9,16)有关案例及评论意见可以参见杜彩琴诉杜建武案,载《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二辑)页58-61,关于同一案件更详尽的报告,见《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综合本)506-9);柯愈月诉柯愈纪房屋继承纠纷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综合本)页483-5。最近的事例是1996年发生在山东省嘉祥县的一起讼案:马某膝下无子,惟有一养女已出嫁,因将一族人立为继嗣孙,立有继单一份,内中写明:马某膝下无子,为承祖礼、衍后代,特立某为继嗣孙,一切房产财物尽为某所有,马某身后事亦全部由某办理。后,马某去世,其已出嫁之养女与继嗣孙某为遗产事发生纠纷而诉之于法院。法院认为,马某所立继单及继嗣孙某在为马某出殡时摔盆打幡之行为皆系封建旧俗,法律不予认可;马某养女系合法继承人,得继承马某遗产。《人民法院报》1996,12, 5,第二版)有关案例可以参考上引杜彩琴诉杜建武案;女儿也有继承权,四妹诉胞兄胜诉,载《人民法院报》1996,10, 5,第2版;姬晓艳、姬晓玲诉车家沟村委会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综合本)页728-32;张珠钦等诉闽清县省璜乡人民政府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3年综合本)页1285-7;(改嫁)媳妇依法获继承,载《人民法院报》1996, 4,20,第2版。有关案例可以参见:徐华平、王大宝诉灌南县汤沟镇沟东村村民委员会案,载《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十辑)页66-7;苏桂枝等诉常德市武陵区德山乡莲池村及第三村民小组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5年综合本)页950-3。据《农民日报》1993年8月30日的一篇报道(从售粮大户到流浪汉),湖北某地农民熊某夫妇因土地承包问题与发包方发生冲突,熊某诉诸法院,法院裁定承包合同有效,但是乡民拒不服从,并且连续抢割承包土地内的稻谷,以至法院最终只好以农民对立情绪大,原承包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等因而判决解除承包合同。尽管如此,熊某夫妇仍因与同村村民关系恶化,难以在当地立足而出走。在传统小型社区的背景下,国家法律介入所产生的效果,与在都市背景下有很大的不同。苏力,1996:23-37)有材料表明,在山东淄博法院1996年审理的二百余件侵犯老年****益的案件中,赡养案件最多,占总数的83%以上。张思文,1996)这种情况应当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这种违反程序规则的作法恰好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和许。这一点,我们从有关报道所用的标题--人间自有公道在--中也可以清楚地见出。这里还可以顺便指出,在这一类问题上,法律实践与普通民众对法律的期待往往比较接近。在与赡养有关的继承问题上,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矛盾。在浙江农村一件儿媳要求继承已故儿子遗产的诉讼当中,法院把一个在分配家产的同时要求儿子日后赡养父母的分家约割裂开来,确认父母对子的赠与有效,而以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为由,不承认该分家约是附有条件的赠与(在没有亲子关系的案件中法院则认可赡养契约以及其中附有条件的赠与)。尽管法院最后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给予了适当的照顾,但是整个判决的个人主义色彩仍然给人以深刻印象。见许顺卿、王飞诉王加有、陶银香继承案,载《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2年综合本)页476-9。 传统及其变迁:多元景观下的法律与秩序作者12 第 页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