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题:第1课 第1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是不会真正受到欢迎的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②①④⑥⑤
C.⑤③⑥④①② D.⑤③⑥①④②
【解析】 语段的总话题是对“文学反映时代”这一理论的争论,横线的上文讲的是现代文学“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 ,在题目所给六句话中,只有③和⑥提到“超越时代”及其反义词“完全脱离现实”,因而以此两句排在首位为佳,②⑤从正面阐述,①④举例论证。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②这是很难“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③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④如果没有毛笔,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⑤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
⑥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
A.④③⑤①⑥② B.④③②⑤①⑥
C.④③①⑥②⑤ D.⑥④③⑤①②
【解析】 ④总括论点,③⑤①⑥从汉字本身及以汉字为中心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具体分层论述,②从哲学层面肯定自己论断的正确性。利用指代语言可判断③⑤在一起;⑤①中心话题都是“汉字”可判断其在一起;由⑥句中的“这”“又决定了”脉络语可初步判断①⑥在一起,①中汉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和⑥中“书卷、 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有决定关系,可判定①⑥在一起;又②有明显的总括意味,并且主语是“这”,所以只能放最后。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社会的发展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乡村文学在现实农村变革面前,是被动的、软弱的。它把握不住农村的深层脉动和走向,看不清中国农村的未来生路和光明。
①城市的膨胀式扩张与乡村的急剧衰落
②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科技文明强势崛起
③源远流长的乡村文明正在解体
④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学的兴盛和乡村文学的式微
⑤面对这样一场现实变革
⑥乡村文学既努力跟踪和反映,又深感迷茫和乏力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④③②⑤⑥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④①②⑤⑥
【解析】 这段文字说的是社会发展与文学走向的关系。社会的发展指的是城市兴起,乡村衰落,对应的文学走向则是城市文学兴盛,乡村文学式微。④紧承①,⑤说“面对这样一场现实变革”,这个“现实变革”指的是乡村文明解体,工业文明崛起,②紧承③,在这场变革面前,乡村文学是怎么做的?⑥紧承⑤,⑤⑥紧承③②。①④直接回答社会发展与文学走向的问题,应该排在最前。
【答案】 B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工作压力增大,我甚至很少有时间想起家乡,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种迹象表明,我离故乡渐远,离家渐远,离父母渐远。
①从渐渐稀少的电话到夜灯下的遥想
②好像我已经把家乡忘了
③以至于现在我竟然找不出语言阐释家乡的内涵
④从最初屋顶缥缈的炊烟到日夜盼望的家信
⑤我对家的概念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①④③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横线之前的语句提示“时间很少,次数很少”,所以遗忘家乡似乎是理所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2单元 炮 兽.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丹 柯.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炼金术士.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4单元 娜塔莎.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4单元 素 芭.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5单元 在桥边.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5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6单元 半张纸.doc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课件:诗歌部分 第4单元 河床.ppt
-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 说欣赏》同步教师用书:第7单元 礼拜二午睡时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