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培训师国际认证课程
主题的把握(培训的目的、需求与供给) 素材的搜集(背景全面、案例精彩) 培训的设计(讲授演示训练、序幕高潮结局) 讲义的制作(基本讲义、板书详稿、电子文档) 预先的演练(事先练习、现场自然) [对设计者的要求] 设计者首先要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善于归纳、总结与提炼 [课程设计的原则] 既注重形式,又强调内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可借鉴标准格式,但同时要有差异化 站到台前的是你,所以要讲自己有感觉的东西 [设计课程的基础] 大量的素材于脑中,平时加强积累与吸收 深入实际,方能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设计技巧] 以项目组的方式,采用头脑风暴法,纲要先行 一级科目固化后,开始二级科目设计 平时积累点滴,汇集成库,将点菜改为自选餐 [讲授课之后]☆?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以利今后改进☆?公开申明你珍惜反馈意见,特别是学员的意见 8.有关声音的训练 1、用小腹发声,而不是嗓子2、唱歌是比较好的练习方法 [保养事项]:1、戒烟少酒2、每天清晨起床第一时间喝一杯清水3、不要让牙膏进入你的喉咙4、下课少讲话,多喝水5、碳酸类饮料忌饮 9.培训活动的组织与设计 [讲授之前]☆?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学员的情况☆?具有明确表述的目标☆?设想学员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反应☆?准备和试讲☆?最后再把所有的细节都检查一遍[讲授过程中]☆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围绕事先准备好的培训目标进行分解☆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有时你需要把中断的讲课重新开始☆通过你的仔细备课、热情和称职的讲课, 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 * 培训师 张子凡 * 超越自我 成就他人 培训培训师国际认证课程 培训内容的选择 培训方法 培训材料的制作 培训内容的选择 学员需求的收集和分析 参训学员的调研 设立培训目标 课程开发流程 课程开发技巧 教学单元的规划 主题间的衔接 教学时数的分配 教学活动的设计 编排课程内容 教材的编写 选择培训方法与技巧 确定培训资源 整合培训课程结构 1.学员需求的收集和分析 1、需求指导授课方向。2、讲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逻辑都要受需求的影响。3、但一堂课程中,不是所有学员都是带着问题和需求来的;有相 当部分的学员可能是来放松的,或者是“要我学”;因此,如 何针对有需求的学员[挖掘需求]、使之需求显性化、针对没 有需求的学员引导[制造需求]产生,对一堂课程来说很重要4、需要综合评估和平衡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反馈出来的需求。收集学员需求的方法:问卷、电话访谈、深入调研讲师需要逐步由提问获得需求、 演进为采集各方面意见后自己综合分析构成。 2.参训学员的调研 调研:调查+研究 (一个人一样可以完成“研究”动作)“调研”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调研的目的、对象的选择、调研的方法、信息的整理、与课程的结合 调研的方法:问卷、电话、面谈、观察、参与强调使用“观察和参与法”:因为泡在市场才能刨出问题来 3.设立培训目标 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培训目标的设立,要结合讲师自身功力、企业综合需求、对学员和企业的了解来综合考虑。培训目标的分类与分级:引导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方法、建立思维模式、促进心灵成长 4.课程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充分调研-设计纲要-完成教材[纲要设计]:一级模块-二级科目-三级科目[要点说明]:先发散思考、再动手制作;骨架在先, 添肉在后;“资本+资源”原则 [第一步]:为课程的“心脏”搭建“骨架”;[第二步]:构造课程的“五脏六腑”及“血肉”;[第三步]:建立课程的“神经系统”,有效传达与 延伸各种信息指令。 [课程开发原则]:适用性原则,再创作原则,前瞻性原则,结构性原则 5.课程开发技巧 和受访者及他的工作深度接触,赞美他, 请他尽量给你提供多一些的真实信息 6.教学单元的规划 [建议]教学单元的规划,首先需要明确一堂课程的目标在你有感觉时一气呵成模块规划后定期否定自己逻辑性和层次感要兼具兼顾主题呼应及各模块间的连接性 [使用必要的思考工具]小房子分析法鱼骨图树形图法台阶分析法5w1h法常规+非常规分析法 7.主题间的衔接 前后呼应是主题衔接的最基本要求在前后主题间建立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一定要有过渡,并且要做到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由低至高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由地基而至房顶 8.教学时数的分配 1.自我介绍、课程介绍、课程主体、课程总结、答疑解惑2.核心部分(你认为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