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典课件: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新人教版必修1).pptVIP

政治经典课件: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治经典课件:4.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新人教版必修1)

下列关于小康社会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③总体小康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④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国家统计局2008年12月18日发布报告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实现程度从2000年的59.3%稳步提升到2007年的72.9%。回答21~22题。 2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是( ) A.全面小康 B.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D.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小康 22.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正确的说法是( ) A.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要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唯一要求 C.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D.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多项选择)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B.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C.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D.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区 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标 准 全面程度 发展程度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 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尚未达到 缩小地区、城乡各界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成绩 宏观 微观 2.不足: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进程 2010年我国各地人均收入比较 青海3863 天津11801 青海13855 浙江27359 甘肃3308 江苏8980 甘肃13062 广东23898 贵州3400 浙江11303 新疆13500 天津24293 云南3952 北京13262 黑龙江13856 北京29073 陕西4105 上海13746 贵州14180 上海31838 后5 前5 后5 前5 农村 城镇 地区之间 行业之间 不同群体之间之间 D B B ABC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礼记·礼运》,古人将其与“大同"并列为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或社会理想。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尽管“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状态。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进程,“小康"概念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深化和充实,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战略蓝图。从邓小平于上世纪70年代末首先用“小康”来概括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党中央提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再到“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康”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现阶段,“小康”实现程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反映我们国家历史进步的一把标尺,成为衡量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 * 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上,党的16大提出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的具体的三个步骤和目标.播放ppt * 问题一,学生回答 1.总体达到小康—历史性跨越 问题二,学生讨论,回答. 2.总体小康的具体表现 * 图一: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掀起快餐热潮 图二:1990年国内第一家麦当劳落户深圳 图三:1992年,轩尼诗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图四:今天,人们去饭馆吃饭已成寻常事 * 图一:80年代的筒子楼 图二:平房的 居室设计 图三:90年代初的居室布置 图四:今天的居室 80年代居者忧其屋 90年代居者有其屋 21世纪居者优其屋 * 图一:81年怀柔县城 图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