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

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之 简答题 一、元朝行省制度及特点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时在边境广设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是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在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丞相,全国分为十个行省。 行省制度的形成包括了元世祖前中期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征伐型”、适用于治理中书省直辖区以外其他已征服地区的“处理政务型”以及元世祖末年成宗初年行省地方最高官府体制的确立。 行省制度的确立,第一,从行政体制上保证了中央集权,有效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第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第三,行省名称一直沿用,是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影响远大。 特点 1、行省为元朝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仍长期保留朝廷派出机构的性质。 2、行省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流权力。 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二、元代理学特点 第一、理学从南宋的朱、陆之争发展到元代的融合。朱学与陆学的融合,是朱学方面吸取陆学“直求本心”和“知行合一”,而陆学方面则是吸取朱学的“理气”“理欲”与“笃实”工夫。 第二、元代的一些理学家提出的进步思想。如,许衡强调“君臣父子”等传统伦理纲常外,注入了“民生盐末细事”等“日用常行”之则,认为“治生最为先务。” 第三、刘因提出的“返求六经”和“古无经史之分”是元代理学中最具特色的思想。 三、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演变 1、洪武时期为最早雏形 明太祖废丞相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以翰林院,春坊官员协助处理奏章。设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这是后来内阁制度的最早雏形。但重大事务皆由明太祖决断。 2、永乐时期为基本形成阶段 从职责和名称来看,明朝的内阁制度已基本形成,但“不置官署,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3、仁宗时期内阁制度进一步发展,阁权已重于六部权力。 其一,阁臣品级提高授予尚书官职。其二,阁臣拥有“票拟”奏章之权。 4、景泰至嘉靖时,内阁已有专门下属,朝位于六部之前。 景泰时设制敕房,诰敕房,掌办制等为阁臣服务。“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 四、明代倭寇产生的原因 1、方国珍、张士诚相继诛服,诸豪亡命入寇山东滨海州县。 2、沿海百姓“困于徭役,叛入倭”“失职衣冠士及不得志生儒亦皆与通”。 3、“倭人贪利”“倭患起于市舶” 4、“海中巨盗,袭倭服饰,旗号,并分艘掠内地” 5、明初沿海要地建卫所,船敝伍虚,成分复杂,原因多样。 五、清初恢复社会生产的措施 1、废除“三饷加派”。自顺治元年为始,反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免除。 2、实行“更名田”。康熙八年,清政府吧明朝王庄土地“給与原种之人,改为民户,号为更名田”令民耕种,永为世业。 3、奖励垦荒。到康熙六十一年耕地面积大为增加,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4、废除匠籍。顺治三年废除匠籍。康熙后,又陆续将匠班银摊入田赋,完全废除匠户制度,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停止圈地,颁布《赋役全书》。顺治四年下令“自令以后,民间田屋不得变行圈地,著永行禁止”康熙八年,圈地基本结束,从而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六、马嘎尔尼访华历史意义 第一、英使察觉到清朝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第二、西方国家认识到清朝落后与统治危机。第三、英国窃取了经济情报。第四、清朝开始重视西方,加强海防。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