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家界市民族文化旅游研究概要
张家界市民族文化旅游研究
日期:2013-08-14????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可被开发正是这一论断佐证。民族文化旅游的突出特征是可参与,从而成为现代旅游热点。湖南省政府[2000]8号文件指出:“要支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快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开发,大力发展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旅游”。在2006年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胡伯俊市长指出:“要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旅游文化产品。努力挖掘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深度开发红色旅游,整顿规范宗教旅游。”因此,张家界市要打好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两张王牌,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促进全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张家界市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别具魅力。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尚待深度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晚,布局合理。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张家界市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张家界市33个少数民族共有115.1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7.14%。其中,有土家族1021238人、白族104163人、苗族23883人、回族1217人。
1、土家历史文化
关于土家族族源问题,我国史学家提出了“多源说”:普遍认为土家族族源不止一端,倾向于多源合一。用民族理论观点来看:张家界土家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融合濮人、庸人、楚人等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巴人居住地区设置了黔中郡慈姑县。汉承秦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置零阳、充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属天门郡。唐宋时期,属澧州慈利县。从汉代至宋代,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因而导致土家先民举行了多次起义,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元明清时期,朝廷设置桑植宣慰司、柿溪宣抚司、慈利安抚司和茅冈长官司等土司机构,以土酋向姓、覃姓为宣慰使、宣抚使,统治土家、白族等少数民族,维护封建统治。明清时期,朝廷在土家地区边缘地带设置永定卫大庸所、九溪卫麻寮所和安福所,以土酋为千户、百户,土民为隘丁,隶属湖广都指挥使司。清代雍正年间,朝廷在土家地区实施了“改土归流”政策,裁撤了永定卫和九溪卫。拨慈利县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及八都、九都、十四都一部和茅冈长官司置永定县;以桑植宣慰司、上峒长官司、下峒长官司及安福所地置桑植县。“改土归流”以来,土家祖先繁衍了众多后裔,形成了张家界土家族主体。
土家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民间歌谣、民间故事和民间谚语等。
民间歌谣有梯玛歌、摆手歌、哭嫁歌、哭丧歌、拦门歌、上梁歌、薅草锣鼓歌和土家情歌等。梯玛歌是土老司做法事时所唱的土家语古歌,包括人类起源歌、民族迁徙歌、生产生活歌和生儿育女歌等。摆手歌是土家民间文学精品,包括人类起源歌、民族迁徙歌、农事生产歌和英雄故事歌等。如《冗涅补所》唱道:“毕兹卡唱在了,白卡跳在了,葩卡笑在了。”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时哭唱的风俗歌,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姑妈和哭戴花等数十种。女方举行“戴花酒”礼时,男方接亲队伍前来接亲。新娘家门前拦门桌上放着酒杯。首先由女方内管唱拦门歌,然后由男方礼官回答。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形式,凡是挖土、薅草、插秧、采茶等都唱薅草锣鼓歌,歌词由歌头、扬歌、歌尾组成。上梁歌是土家族人修屋时择定良辰举行的仪式歌,由掌墨师唱,分为架梁、开梁口、上梁和赞梁粑等仪式。土家情歌有《马桑树儿搭灯台》、《好郎好姐不用媒》、《冷水泡茶慢慢浓》、《太阳出来照白岩》和《西朗卡普惹诺惹》等。
土家民间故事丰富多彩。神话有《洪水登天》和《巴务相》;人物传说有《向老官人》、《八耳锅》、《向王天子》、《九节牛角》、《覃垕王》、《孙九大人坐台湾》和《覃金瓯的故事》等。风景传说有《夫妻岩》、《天子洲》、《插旗峪》、《百丈峡》、《将军岩》、《天门山》和《南武当》等。风俗传说有《过赶年》、《六月六的来历》和《覃姓人不吃团鱼》等。土家谚语数量繁多,富有哲理。如外面要个捞钱手,家内要个聚宝盆;出门看天色,进门观颜色;秤不离砣,客不离货。只要铜钱雪(有),哪怕头发白。
土家文艺有音乐、舞蹈、戏曲和工艺美术等,民族特点比较显著。土家音乐有劳动号子、民歌、神歌、打镏子、咚咚喳、吹唢呐和吹木叶等。打镏子用于结婚、节日等喜庆场合,是土家人最喜欢的器乐合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打镏子的乐器有头钹、二钹、马锣、大锣四件乐器,曲牌有《喜鹊闹梅》和《野鹿含花》等。咚咚喹是土家族人独特的竹管乐,用长15厘米、管周3厘米的小竹凿孔而成。管壁开三孔,设一开口活片作吹孔。咚咚喹曲牌有《咚巴哈》等。土家舞蹈有摆手舞、铜铃舞、跳丧舞和板凳舞。摆手舞是土家族独特的舞蹈,分为“大摆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