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收集】中央电大开 放理论与民_族_政_策调查报告(苗族).docVIP

【精心收集】中央电大开 放理论与民_族_政_策调查报告(苗族).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苗族 篇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琼州学院社会工作系 课程论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 业: 社会工作 班 级:2012级 姓 名:孟令娇 学 号 指导教师:黄星溦 2015年6月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研究 ——以海南黎族地区的婚恋风俗习惯为例 社会工作系12级社会工作 孟令娇 摘 要: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就是黎族和苗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所谓风俗习惯,简言之,就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会对该民族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与社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黎族地区的婚姻风俗习惯与政策,以及该风俗习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黎族地区;民族政策;婚姻;习俗;作用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内涵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族风俗习惯,一般都具有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行为心理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也体现了该民族特定的行为心理。例如,民族风俗中表现出来的喜好、崇尚、禁忌等,反映的是民族的一定的行为心理,但这些又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又具有一定的物质的和具体的活动方式。 总之,民族风俗习惯是在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由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决定的,通过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并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它反映了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等,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黎族地区的恋爱婚姻风俗习惯 (一)婚姻成立 黎族婚姻习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自己民族的独特之处。在 黎族父系氏族公社中有许多母系氏族时期的残余,黎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母系氏族时期婚姻习俗的长期存在和遗留,是影响黎族婚姻风俗习惯发展的重要因素。 1、婚制 黎族婚姻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由于经济结构和地域性差异,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夫兄弟婚、妻姐妹婚、交换婚、入赘婚等。 夫兄弟婚,即弟弟可以娶兄长遗弃之妻或遗孀为妻,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因为弟弟娶嫂子可以免交身价费。 妻姐妹婚,亦称“姐妹续婚”、“姐终妹及”或“接婚”,即姐姐去世了,姐夫可以娶妹妹为妻。 交换婚,实际是包办婚姻的一种,即甲乙两家子女的嫁娶均由父母做主,前提是甲乙两家都必须各有一儿一女,双方家长商定后儿女互为夫妻,即甲儿娶乙女,乙儿娶甲女。 入赘婚有两种类型:一是丈夫过世后,妻子在原夫家招郎,免收男方身价费,只举行“入室”婚仪即可:一是男方交不起聘礼到女方家“短期入赘”或“入赘”以劳力抵偿聘礼,3—5年以后将妻子带回家或长期居住。 2、通婚范围 同氏族、同血缘不能通婚是黎族婚姻风俗习惯的基本原则。在黎族,同部族、同血缘不通婚,同村绝对不通婚;结拜兄弟的子女不通婚;有的地方甚至仇家也不通婚。如有违者,将受到一种叫做“神罚”的惩罚,在打雷下雨天,违背祖训的男女爬在草地上吃草。该惩罚通常由双方父母提出,若不接受就将被赶出部族。 3、结婚年龄 黎族社会有早婚的习俗,很多人在11—12岁时就由父母做主结了婚,很多男子在15、16岁时就由父母做主成婚。 (二)婚姻缔结程序 1、恋爱 黎族人谈恋爱就是年轻人通过传统节日认识自己喜欢的对象。与通婚范围一致,即凡是可以通婚的男女能够在一起谈恋爱,彼此不能通婚的男女严禁在一起谈恋爱。谈恋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隆闺恋、节日恋、集会恋和劳动恋等。“隆 闺恋”即在未设火炉的小屋里谈恋爱,在隆闺里,通过搭话、对歌、吹奏乐器等形式物色对象;“节日恋”即在节日活动中,不同血缘的未婚男女在一起互恋;“集会恋”利用举办婚丧、祭奠或做七、做佛等机会互恋;“劳动恋”即青年男女利用放牧、砍柴、帮工等机会互恋。 2、订婚 订婚即男女双方合意订立婚约。自由恋爱后,男女双方应带槟榔、酒、茶等物品亲自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应在双方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作出同意或是不同意的表态。如果同意,男方家又要第二次带上述物品来女方家举行定亲仪式。定亲后,两家可以互相往来。当孩子达到当地习惯认可的婚龄,男方家就会与女方家共同协商结婚吉日。婚约在黎族的婚姻成立过程中充分发挥习惯法的效力,对订立婚约的男女具有财产上以及道德上的约束力。订亲后,若是男方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