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岁”考--读史札纪之一推荐
“万岁”考--读史札纪之一
万物有生必有死;死与生一样,不过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据说,神仙不死,是个例外;但有两句古诗说:“神仙不死成何事,泣向西风感慨多”,可见所谓神仙也者,最后也还是免不了双眼上翻,两脚一蹬的。神仙既如此,人又何庸言?清人赵翼有两句诗,说得很直白:“古有长生今亦鬼,天如可上地无人。”1)显然,人不可能长生不老,那么,稽诸史册,那些身体特别健康的人海中的骄子,其长寿的长度,到底多少呢?说法下一。什么“彭祖寿八百”之类,原属无稽之谈,不值一哂。明人谢肇浙谓:“人寿不过百岁,数之终也,故过百二十不死,谓之失归之妖,然汉窦公,年一百八十,晋赵逸,二百岁,元魏罗结。一百七岁,总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阳李元爽,年百三十六岁。钟离人顾思远,年一百十二岁,食兼于人,头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荆州上津县人张元始,一百一十六岁,膂力过人,进食不异。范明友鲜卑奴,二百五十岁。……此皆正史所载”2)据报载,今日之北欧,有活到二百岁以上的老人;察今知古,谢肇浙的上述长寿统计材料,不能目为虚妄。但是,正如曹孟德所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活到二百多岁,应当就是人生长度的极限,岂能永远健康?谁能活到百岁,就称得上是稠人中的“怪”杰,颇有点稀奇了。 考中国历代帝王,活到一百岁的,不但一个也没有,就是九十岁,也成了从来没有能够跨越的铁门槛。清代乾隆皇帝弘历,一生好自大,但看来他唯一足以自鸣得意的资本,是在历代帝王的年寿中,独占鲨头,但也不过活了区区89岁。可笑的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几乎没有一个皇帝不想活一万岁,兴师动众,求长生不死之药的秦始皇,更是其中的头号名人;从汉武帝起,“万岁”不但是皇帝的代名词,而且成了专利品;在“万岁”一词上,浸透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汁液,成了封建肌体上人们不敢窥视的奇葩,其神秘、虚幻的程度,不亚于诚惶诚恐地仰视七重天上的玫瑰。 这真是“斯亦奇矣”!但是,封建帝王,尽管无不标榜“敬天法祖”,以古为则,而考“万岁”一词之源,这些帝王却未必是“法祖”,倒是去古远矣。 商代的甲骨文,因是刻在殷墟发掘出来的乌龟壳上,堪称信史。但现存箱满柜盈的大量甲骨文中,皆无“万岁”,亦无“万岁无疆”的记载。在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每见“眉寿无疆”、“万年无疆”,并亦有“万岁”的记载。但是,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颂,而是一种行文款式,不妨称之为“金八股”,铸鼎者皆可用。诸如“眉寿周邦,是保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永享”,“艺公作万寿尊鼎,子孙孙永宝用之”,“唯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其万年无疆,子孙永保富”。3)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显然,这里的“万年无疆”云云,不过是子孙常保,永远私有之意。这一信息,我们从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也不难窥知。固然《大雅.江汉》中有“天子万寿”语,表示了人们对天子“万寿”的祝福。但是,更广泛的意义,则不是这样。《幽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南有台,北有叶。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南有桑,北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中的“万寿无疆”,是描写年终时人们在村社的公堂中,举行欢庆的仪式后,举杯痛饮,发出兴高采烈的欢呼。至于后二首,无非是见兴比赋。所谓君子,朱熹谓:“指宾客也。”4)若然,这里的“万寿无期”、“万寿无疆”,都是诗人对宾客的祝福语,很可能是当时人们口头上的家常便饭。宋人高承说:“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5)这种看法,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战国到汉武帝之前,“万岁”的字眼尽管也常常在帝王和臣民的口中出现,但其用意,可分为两类,大体上仍与古法相同。其一,是说死期。如:楚王游云梦,仰天而笑曰:“寡人万岁千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数行而进曰:“大王万岁千秋后,臣愿以身抵黄泉驱蝼蚁。”6)刘邦定都关中后,曾说:“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7)“戚姬子如意为赵王,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8)又,“万岁之期,近慎朝暮。”9)颜师古注谓:“万岁之期,谓死也。”这就清楚地表明,不管是楚王的仰天大笑说“万岁千秋”也好,还是安陵君拍马有术所说的“大王万岁千秋后”也好,以及刘邦在深情眷恋故乡和为小儿子赵王忧心忡忡不同场合所说的“万岁后”,都是表明死后。这跟普通人称死,只能说卒、逝、谢世、蚤世、不讳、不禄、陨命、捐馆舍、弃堂帐、启手足之类比较起来,虽然显得有点特别,但与后来被神圣化了的“万岁”词意,毕竟还是大相径庭的。其二,是表示欢呼,与俄语中的“乌拉”颇相近。请看事实:蔺相如手捧稀世珍宝和氏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10)孟尝君的门客冯欢焚券契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史载:冯欢至薛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