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白金私人秘书】养生方案第二讲:神养精选.pptVIP

【中银白金私人秘书】养生方案第二讲:神养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银白金私人秘书】养生方案第二讲:神养精选

(二)清静养神的方法 1.少私寡欲 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道德经:“少私寡欲,见素抱朴” 《太上老君养生诀》“去六害”—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货,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忌妒。 2 养心敛神 保养心神,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除烦恼 并非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是决然不同的。 《医钞类编》:“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神全;若日逐相扰烦,神不守舍,则易衰老” 立志养德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有目标、有追求,充满信心,才能更好促进身心健康 (一)坚定信念 养生,首先要立志,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每个人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 《灵枢·本脏篇》:“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二)道德修养 孔子:德润身 仁者寿 《中庸》:“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孙思邈《千金方》:“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讲道德的人,待人宽厚大度,心旷神怡,体态安详舒泰得以高寿 开朗乐观 (一)性格开朗 性格虽然与人的基因和遗传因素直接相关,但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是可以改变的。 情绪的稳定,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 (二)情绪乐观 孔子《论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保持心理平衡 (一)竞争意识和毅力 竞争意识:进取心和责任感 正面作用是使人积极向上、生活充实;负面作用是使人心理压力过大,身心俱疲。 毅力:持久坚强的意志 (二)克服自卑感,消除嫉妒心 人生而有自卑情结---相对其他族群在身体力量、速度、高度 等生存能力上均有不足;人群中也不曾有过全能的“天才”。 克服自卑感的关键在于自我肯定,不断挖掘自身潜能,自得其乐。 消除嫉妒心,关键在于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品质。 调摄情志法 节制法 疏泄法 转移法 情志制约法 节制法 定义: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圣人有情而不累” (一)遇事戒怒 “嗔戒” 《老老恒言·戒怒》:“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二)“宠辱不惊” 疏泄法 含义: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一)直接发泄 怒吼、大哭 (二)疏导宣泄 借助别人的疏导,把心中的郁闷宣散出来 转移法 又称为移情。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从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或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去。 祝由疗法:“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素问·移精变气论》 (一)升华超脱 升华:用意志战胜不良情绪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的不幸,用理智和情感作为行为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以工作和事业的成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 超脱:思想上淡然,行动上绝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二)移情易性 移情: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指向性 易性:改易心志,改变不良的情绪和习惯,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 《临证指南医案》:“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理论骈文》:“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 (三)运动移情 情志制约法 又称以情胜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藉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一)五脏情志制约法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恐 ” 以偏救偏 以情胜情 “无形之药” 张子和:“以悲制怒,以怆侧苦楚之音感之;以喜制悲,以谑(xuè)浪戏狎(xiá)之言娱之; 以恐制喜,以迫遽(jù)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以思制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之。” (二)阴阳情志制约法 运用情志之间的阴阳属性的对立制约关系,调节情志,协调阴阳。“情感的两极性” 人的情志活动复杂,多种情感相互交错,很难明确区分其五脏所主及五行属性。 喜可以胜悲,悲可以胜喜;怒可以胜恐,恐也可以胜怒。 不必完全拘泥于五行生克规律。 谢谢! 中国银行XX部门 2011年9月15日 演讲人:XX 第二讲 精神修养 目录 定义 七情致病及特点 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 调神养生之术 中文名称:精神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