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大管理学院社会网络分析案例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员工知识互动策略研究姓名:专业:学号: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员工知识互动策略研究(兰州大学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摘要: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借住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某企业员工的知识互动网络结构进行研究,提出通过充分发挥网络中核心人物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并采用轮流组长制的管理策略,激发员工的知识共享意识,创建良好的企业氛围,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员工互动网络结构,管理策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在企业内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员工之间能更好的进行知识互动式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员工在知识互动网络结构中的各种指标,总结出影响其知识互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更好的进行企业知识管理。理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等一系列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 年代,是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数学领域中发展而独立出来的一种定量科学研究方法。所谓社会网络,就是由一组行动者及行动者之间的真实联系构成的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络,在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可以区分二元关系、三元关系、子群和位置等多种亚结构。案例分析2.1数据选取本文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选取了某小型企业11位员工知识互动网络数据,将其转换成社会网络分析中的距离矩阵形式表示为(表1)(注:标准员工编号依次为1-11,行表示信息的发送者,列表示信息的接受者。表1 123456789101110111212222321011112222331101111221241110111112251111012221362222103312472121210123182221121012192221212203310221112222031132323212340关系矩阵如下(表2)。表2 1234567891011101110100000210111100000311011110010411101111100511110100010600001000100701010101001800011010101900010100000100011100000011000000100002.2数据录入调用UCINET 6 for windows—version 6.212软件主界面上的第二行第三个图标(图1),出现如下对话框(图2)。图1图2点击“File—Open Excel file”,将Excel数据导入(图3)。图3数据导入后,在右边选择数据类型,然后点击“File—Save UCINET dataset”,生成“123.##h”格式文件。2.3数据分析点击主界面第二行Netdraw图标,得到基本网络图如图(图4)图4点击File—Open—Ucinet dataset—Network,打开上述保存的“123.##h”文件,绘制网络图如下(图5)。图5下面进行中心度分析,点击主界面上菜单“Network—Centrality—Degree,得到如图所示(图6)。图6从图6中可以看出4号员工的出度和入度是所有员工中最高的,说明4号员工与其他员工知识互动频繁;3号、5号、6号入度和出度相同处于互动较活拨的团体;9号、10号、11号入度和出度都比较小,与其他员工互动不明显,处于边缘状态。下面进行子群分析点击Network—Subgroups—Cliques,得到如图所示(图7)。图7由图中可以看出1、2、3、4、5号员工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来进行知识互动;7、8、10、11、4号又形成了另外一个小团体,可见4号在整个员工互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结果与总结根据本文的研究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网络分析在描绘组织内部网络结构中的重要性,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相关定量分析找到阻碍组织内部知识交流的障碍,从而提出相对有效的措施。在上述问题中我们找到了4号在组织内部知识交流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充分发挥4号的核心作用,可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以便于更好的知识交流,另外,9、10、11号员工与其他员工的交流很少,处于组织交流的边缘地带,因此,领导阶层对这些人员应当采取鼓励等方法,来提高其与组织中其他成员的互动积极性。参考文献[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王陆.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工具及分析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9(04)。[3]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一UCINET软件应用[c].第二界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2007。[4]罗家德. 社会网分析讲义.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5]张火璨,刘淑宁. 从社会网络理论探讨员工知识分享. 人力资源管理学报(台湾) , 2002, 2 (3) : 101 – 113。[6]张存刚, 李明, 陆德梅.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