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玉自恋的分析
宝玉“自恋”的—— 从精神分析学看“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实质及作者意图
“自恋”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词语,多年来频繁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一旦某个人被贴上“自恋”的标签,这种看似平淡的词语所包含的评价性质就是毁灭性的,它仿佛在揭露被评价者正在进行一种可怕的、病态的自慰——跟贾瑞幻想与凤姐颠鸾倒凤一般,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得好死。
但是,另一方面,“自恋”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上的术语,其本意是描述性而非评价性的。也就是说,“自恋”是在客观地描述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具有毁灭性评价的意义。
多年以前,我有幸研读了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不少著作,如《逃避自由》、《爱的艺术》等等,我想不少喜欢读书的朋友肯定耳熟能详,但我的阅读还远不止于这些。
我要说的是,阅读弗洛姆的著作,不但使我能够针对自身“对症下药”,保持精神的健康,而且能够运用弗洛姆的学说,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比如,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谈运用弗洛姆的精神分析学说,对贾宝玉“自恋”的精神状态做一个简要的评述。
大家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精神分析学上的“自恋”。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详细讨论了“自恋”的问题。简单地讲,“自恋”是人类精神发展的自然阶段,比如对于婴儿来说,外部客观存在的世界除非给小家伙带来饱暖,否则就毫无意义——可以说,小家伙活在自己的感觉里。这是“最初的自恋”,它会促使人类认为“世界为我而在”。
当然,慢慢地,这种“最初的自恋”会被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突破,小家伙感觉到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分离,他/她也认识到需要通过更合理、更切实的方式来跟外部世界打交道。
我想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的一句话,很能表明这种自恋情结的瓦解。当钱玄同邀请鲁迅写点文字,去打破铁屋子,鲁迅首先的反应是:我并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物。
另一方面,鲁迅通过他笔下的人物,也表明他是一个清醒意识到与外部世界严重对立的人。比如革命者夏瑜,他是为了地主老财不再剥削农民,为了普天下劳动人民过上人的日子,最终身陷囹圄惨遭杀害的,可是劳动人民却拿他的血蘸馒头当药吃。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意识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分离,不能认识到世界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成年人阶段的自恋,“第二期自恋”。弗洛姆指出,这种自恋是所有严重的精神病的本质。弗洛姆说,疯子与外界丧失了所有的接触,他退到他自身之中;事实上,不管是物质的实在,还是人的原本的实在,他都无法体验到,他体验到的只是由他的内在的活动所形成的或决定的实在。
贾宝玉是自恋的,但他的自恋到13岁那一年就结束了,《红楼梦》第36回就写到了贾宝玉自恋情结的瓦解——“识分定情悟梨香院”,所谓“识分定”,就是认识到造化对每个人命运和情缘的预先设置。说白了,就是贾宝玉认识到人各有命,爱有缘分,世界并不围着他来转。
先前的贾宝玉可不是这样,就在他恍然大悟的头一天晚上,他还跟袭人胡言乱语呢。他说: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大家看到了吧,贾宝玉觉得周围的女孩子们都要围着他转呢。对于自恋的人来说,只有一样东西是实在的,那就是他自己的思想所拥有的东西,他的感觉与需要。可是,贾宝玉的自恋,第二天就破碎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贾宝玉去梨香院找龄官唱曲儿,他以为龄官也和别人一样会跟他嬉笑,不料龄官根本就不给他好脸色,“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后来,他又发现龄官和贾蔷有一腿,终于回过神来,痴痴地回到怡红院中,对袭人长叹,说道:
“我昨儿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不得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看来我竟不能全得。从此后,只好各人得各人的眼泪罢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
我觉得,《红楼梦》的作者曹頫非常了不起,他在作品中细致而深刻地描绘出贾宝玉精神发展的全过程,这其中,就非常细致地写到了符合现代精神分析学说的“自恋情结”的瓦解。
能够区分自我感觉和外部世界的差异,这首先表明贾宝玉绝不是一个智商出了问题的疯子,大家可以从这一回的描写看到,贾宝玉再也不是那么自以为是,他长大了。
其次,成长的贾宝玉从这时开始,可以分辨个人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这为他日后认清自己爱情悲剧的实质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贾宝玉最后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他和林妹妹之间的爱情悲剧,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出于一己之私共同促成的,他们这些人完全不顾贾宝玉和林妹妹的感受,他们口口声声说爱宝玉爱林妹妹,其实都是自私自利的魑魅魍魉——大家知道,正是这种思想,最终促成了贾宝玉的幻灭和离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