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熏制过程中,各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如醇、醛、酮、酚、酸类等凝结沉积在制品表面和渗入近表面的内层,从而使熏制品形成特有的色泽、香味和具有一定保藏性。渗入皮下脂肪的酚类可以防止脂肪氧化,酚类、醛类和酸类还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斯坦利从烟草花叶中分离到的烟草花叶病毒,是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2012年年产量490亿升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巴西、俄罗斯、德国。 * * 俗名—common name简洁易懂,方便记忆,但涵义往往不够准确,还有适用范围和地区性的限制。 命名—scientific name菌种的科学名称。菌种的学名是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学术界公认,并通用的名称。 命名原则: 学名=属名+种的加词+(首次定名人)+现名定名人和鲜明定名年份 规定与常识:属名应大写首字母、单数、可以组合外而成。种的加词代表一个种的次要特征,首字小写 1.4.4 发展时期 (1897~1953) 弗莱明和青霉素 Stanley 分离到 TMV Avery 和转化试验 绪 论 绪 论 1.4.5 成熟期(1953~)——分子生物学阶段 从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起,整个生命科学进入到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也是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成熟期到来的标志,其应用研究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人为控制的方向发展。在应用方面,开发菌种资源、开发新的微生物发酵原料、利用代谢调控机制和固定化细胞、固定化酶发展发酵生产和提高发酵产品的经济效益。应用遗传工程组建具有特殊功能的“工程菌”,把研究微生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应用于动、植物和人类研究的某些领域等。从此,微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随着微生物发展的逐步深入,人类发现微生物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就逐渐形成了许多的分支学科——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在应用方面则也有更多的分支——农业微生物学(畜牧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而各分支学科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有利于微生物的全面发展。 绪 论 1.5 食品微生物学(Food Microbiology) 1.5.1 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 专门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食品微生物学融合了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和食品有关的部分,同时渗透了生物化学、机械学和化学工程有关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绪 论 食品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的联系与区别: 微生物学:探讨微生物的一般规律(共性研究) 食品微生物学:探讨食品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食品中的特性研究) 1.5.2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 (2)研究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为人类制造食品。 (3)研究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腐败变 质和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 (4)研究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制定食品中的 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总数 等),从而为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5)开发新食品——单细胞蛋白质、功能性食品基料。 绪 论 1.5.3 食品微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食品微生物学作为与人类生活极为密切的学科,它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任务是研究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其特点;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辨别有益的、腐败的和病原的微生物,从而在食品制造和保藏中,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为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服务;控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杜绝因食品引起的病害,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人类健康。 绪 论 绪 论 1.5.3.1 在食品制造中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 用微生物制造食品,这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古代,人们就采食野生菌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酱。但当时并不知道是微生物的作用。随着对微生物与食品关系的认识日益加深,对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的理解,也逐步扩大了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范围。 绪 论 概括起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有三种方式:①微生物菌体的应用:食用菌就是受人们欢迎的食品;乳酸菌可用于蔬菜和乳类及其他多种食品的发酵,所以人们在食用酸牛奶和酸泡菜时也食用了大量的乳酸菌;单细胞蛋白(SCP)就是从微生物体中所获得的蛋白质,也是人们对微生物菌体的利用。②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人们食用的食品是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的代谢产物,如酒类、食醋、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 ③微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题课(微波技术部分).ppt
- 智能抄表系统设计 2.1 抄表系统总体结构 2.2 通信系统设计 2.3智能电表展示.ppt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Method of Moment (MoM)(谢拥军).ppt
- 美丽的物理学 我们的宇宙(邓璠).ppt
- 第五章 微波网络基础 传输(ABCD)矩阵(转移矩阵).ppt
- 化工机械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二、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三、课程设计题目 四、设计任务量 五、参考资料 六、设计的基本步骤.ppt
- 计算机视觉教案 Computer Vision.ppt
- The Formation of the HE0450-2958 System(清华天体物理中心 胡剑).ppt
- XMM-Newton View of TeV Blazars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 张有宏).ppt
- 《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设计(王红).ppt
- 《雷达干扰原理》 第一章 雷达干扰概述.ppt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7章 串行通讯接口 7.1~7.5节.ppt
- 泵 泵的定义和分类 速度式泵 离心泵.ppt
- 第8章 球菌(Coccus)(郭晓奎).ppt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第8章 天线 8.1~8.7节.ppt
- 化工机械基础 第三节 外压圆筒设计.ppt
- HPV分子生物学及宫颈病变病理诊断(彭振武).ppt
- 分子诊断学 Chapter 15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ppt
- 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 第6单元 网络协议 Unit 6 Network Protocol.ppt
- 微波技术 Microwave technology 第1章 微波概念(哈尔滨工业大学).ppt
最近下载
- 临床心理门诊各项规章制度.pdf VIP
- T_CAGHP 041-2018 崩塌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docx VIP
- 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20210923160840).docx VIP
- 20230519成都万象城 项目介绍2023(压缩).pdf VIP
- 化妆品车间设计规范.docx
- IEC60335-1-2020中文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文翻译稿).docx VIP
-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报告-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研究与项目规划.pdf VIP
- 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图2018.pdf VIP
- 最新弃标函模板.docx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