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热流对滇池环境的影响与滇池污染治理的新思路.pdf

大地热流对滇池环境的影响与滇池污染治理的新思路.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热流对滇池环境的影响与滇池污染治理的新思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专题讨论 · Vol . 21 No . 2 ,2002 Apr . 大地热流对滇池环境的影响 与滇池污染治理的新思路 匡耀求 (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 :滇池经过长达 7 年 、投资 40 多亿元的治理 ,在污染源头控制上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滇池水体水质至今没有好转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滇池蓝藻爆发机理的认识没有考虑其所 处的特殊地理环境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之后 ,是由于较高的大地热流背景和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使蓝藻得以不停 息地繁殖 ,致使滇池的水生生态系统完全瘫痪 ,水体完全失去自净能力 。“抑制蓝藻的繁殖”和“清除水体中的营养 物质”两大问题形成了滇池治理中一个难解的死结 。解开死结的有效措施是从抚仙湖调清水给滇池换水 ,恢复草 海 ,提高湖水自净能力 ,发展水生生态系统 ,抑制藻类繁殖 。 关  键  词 :滇池治理 ;抚仙湖 ;大地热流 ;草海 ( ) 中图分类号 :X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2    像滇池治理这样长期 、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不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依靠科技治污 ,是不可能取得成 1  滇池水体污染与治理的现状 功的。因此 ,滇池治理对任何新技术 、新方法都敞开 目前滇池已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 大门。只要技术安全 、有效 、经济 ,都可以到滇池来 湖内蓝藻猖獗 ,生态环境恶化 。滇池的治理被国家 实验 、推广 。为清除蓝藻 ,试验过多种物理 、化学和 ( 生物的除藻方法 。2000 年 ,云南省和国家科技部合 列为“三河三湖”辽河 、淮河 、海河 、太湖 、巢湖 、滇 ) 作 ,投资 5 000 万元进行滇池治理科技攻关 ,包括清 池 重点治理工程之一 。自 1993 年以来 ,为治理滇 池 ,当地政府作出了不懈努力 ,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 除蓝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两个课题 。 为滇池会诊 ,取缔网箱养鱼 ,实行全流域禁磷 ,工业 “放养鳙鱼 、鲢鱼吃蓝藻”,2000 年 4 月滇池蓝 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 ;修建污水处理厂 ;实施截污工 藻水体污染控制课题启动 ,这项投资 2 500 万元的 程 ,对滇池北岸的来水进行截污和分流 ,截断主要点 实验 , 曾让不少昆明市民为之欢欣 。承担该项 目的 源污染 ,集中排往西苑隧道 ,在隧道出口处理后再排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理湖泊所 、云南 入附近的江河 , 以及疏浚草海的污染底泥等 。累计 大学专家进行了包括投放鱼苗 、种植水生生物在内 投入已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然而这些并未使滇池 的一系列生物工程治理实验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 水质有所好转 ,仅仅是减缓了滇池水质恶化的势头 。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