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攀钢集团生产成本控制问题
攀钢集团生产成本控制问题
第四章攀钢集团成本控制现状及分析
4.1攀钢集团的发展历程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
央企业。四十多年来,攀钢依托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优势,依靠自
主创新推动钢铁钒钛产业跨跃式发展,通过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积极
实施资本运营,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已经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化钢
铁钒钛企业集团。
攀钢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5年至1980年是攀钢进行艰苦卓绝的一期建设和创业,
实现从无到有的重要时期。攀钢于1965年春天破土动工,1970年7月出铁,1971
年出钢、1972年出坯、1974年出材,至此基本完成了一期工程,形成了年产150
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这一阶段是攀钢打通工艺流程,实现正常生产阶段,
因攀枝花矿是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冶炼难度大,期间边实验,边生产,使生产
逐步正常。
由于掌握了钒钛矿冶炼规律,完善相适应的操作系统,生产不断发展,1980
年主要产品的产量和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水平,至此后,经济效
益大幅度增长,利税每年年均递增20%以上,累计实现利税相当于国家对攀钢
一期工程的总投资。
第二阶段:1981年至1999年,是攀钢生产增规模,管理上台阶的阶段。从
1986年开始攀钢负债进行技术改造和二期工程建设,总投资150亿元,对铁、
焦、烧改造,以及连铸、热轧板厂、冷轧板厂、发电厂的建设,到1997年3月,
历时11年的二期建设基本竣工投产,至此攀钢具备年产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
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以重轨为代表的大型材系列,热轧及冷轧为
主板材系列和钒制品,钛制品系列等三大系列产品,成为以钢铁生产为主体、
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化工、机械、建筑相结合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99年末,攀钢总资产达20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4.6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50
亿元,产品出口总量45.21万吨,出口创汇1.56亿美元。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是攀钢战略转变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13
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是攀钢内延发展,外延扩张的关键阶段。实
现了从单一的靠投入发展变为也要靠资本扩张发展的历史转变。攀钢内部通过
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增加;以重组兼并成都无缝
钢管公司为标志,连续运作了成都钢铁厂,重庆渝钛白厂,锦州钛业公司和四
川长城特殊钢铁公司的重组兼并工作,为攀钢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
2007年末,攀钢已形成年产钢产量800万吨,钒制品(以五氧化二钒计)2万
吨,钛精矿30万吨,钛白粉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并拥有全国钒储量60%以
上,钒产品市场份额14%左右;钛储量90%以上,钛资源在国内占有绝对优势,
拥有14%左右的钛白粉市场份额。攀钢总资产达54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91
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攀钢不仅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企业,而且已成为我
国最大的钒制品生产企业和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15]。
4.2攀钢集团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攀钢的财务管理体制也相应
发生变化,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现行的一套以成本费用控制为主的目
标成本控制体系。
1980年以前,主要是以班组核算为形式,以倡导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费用
支出为主的成本费用控制。1980年,国家对攀钢实行了上交利润定额包干的扩
权政策,一定六年不变,极大地调动了攀钢的积极性。为了充分用好扩权政策,
攀钢狠抓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行集中统一管理;二是对二级厂矿分类
放权;三是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对主体厂实行吨产品奖金含量承
包,对科研设计单位实行项目承包,对采购部门实行采购成本承包,对费用单
位实行费用总额承包。逐步开展了成本费用控制工作。
1986年以后,攀钢对二级单位全面推行了经济责任制考核,主要考核生产
单位内部利润、单位费用、费用总额等指标,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要把提
高经济效益的重点从向上争取政策转到挖掘内部潜力上来,二是从靠产品提价
增加效益转到靠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上来,三是要从单纯依靠财务部
门抓成本转到全员、全过程抓成本上来。建立健全了“钢材目标成本保证体系”,
明确各单位降成本责任,全面推行目标成本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费用控制
体系。主要做法:
规范了公司党政联席会听取财务成本分析制度。公司党政联席会每季听取14
一次财务成本分析,重点研究财务及营销问题。每位公司领导挂钩负责两家单
位降成本工作,对公司领导实行风险抵押金考核制度,实行公司效益指标及挂
钩单位效益指标双重考核。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公司降成本工作。
要求厂矿一把手亲自抓成本工作,把降成本工作作为企业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