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殡葬改革政策解读与发展展望
殡葬改革政策解读与发展展望 沧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 目录 一、殡葬含义 二、殡葬管理起源 三、殡葬管理沿袭 四、殡葬改革目的 五、殡葬管理条例解析 六、中央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 革的意见》 七、加快推进绿色殡葬改善生态环境 第一部分:殡葬的含义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致悼词、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第二部分:殡葬管理起源 在一百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 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丧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用柴草盖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坟墓,也没有礼仪。而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采用了土葬。 原始社会时期,逐渐产生了宗教迷信灵魂不死的观念,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自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以后,就有了埋葬亲人的习俗。唐杜氏《通典》说太古时代凶礼中规定;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 在半坡遗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头朝西,表示灵魂寄托西方的意思。这种宗教信仰,对祖先的崇拜观念,在我国母系氏族就产生了。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厚葬之风和迷信活动更加盛行,奴隶主阶级为利用宗教迷信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对凶礼的习俗,甚至把奴隶也作为祭品杀掉,作为殉葬品埋掉。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 第三部分:殡葬管理沿袭 进人封建社会后,殡葬管理有了新变化。皇家的陵墓,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独立管理体系,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殡葬事宜,分别由当时中央政府的两个部进行管理。一是礼部,负责制定各级官员及平民百姓的丧葬礼仪,并监管执行;二是户部,负责各级官员及平民百姓的墓地划定、墓位大小、高低等。至清朝末年既1906年清朝政府设置了民政部,其中一项就是风俗教化,主要是管理人们的婚丧事宜。1911年,国民政府设置了内政部。在这个部内,设有礼俗司,负责管理婚姻和丧葬礼俗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特殊国情,可利用土地短缺,粮食供应紧张。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及配合农业合作化的运动,1956年4月27日,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朱德等151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实行火化倡议书上签名,提出身后实行火葬,不留遗体,不建坟墓。这次集体倡议掀开了我国以火葬为中心的殡葬改革的序幕。随后内务部进行了研究并且发布了《关于殡葬改革工作的意见》,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确立了中国以殡葬改革为核心的殡葬管理和殡葬服务框架。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的殡葬改革由倡导阶段过渡到依法管理阶段。自该暂行规定颁布至1997年《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前夕,民政部制定了20多个关于殡葬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我省、市也先后制定了地方性规章。进一步确定了殡葬改革在殡葬服务和殡葬管理中的指导地位。之后民政部,省市又对有关内容进行了规范与完善。2012年11月9日对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修正。2013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 第四部分:殡葬改革目的 依靠和发动群众逐步革除一切以迷信的、铺张浪费的方式处理死者遗体和办理丧事的习俗,代之以科学、俭朴的殡葬方法和哀悼形式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 第五部分:殡葬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9日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 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对火葬的规定 第八条??火葬区内的公民死亡后,除国家规定可以实行土葬的少数民族外,均应实行火葬。 第九条??死者遗体应当尽快火化。因患烈性传染病死亡的,死者亲属或者所在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殡葬管理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并在24小时内将遗体火化。 ????因刑侦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保留遗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