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pptx

  1. 1、本文档共1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世界观的问题。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唯物主义; 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太阳正带领着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 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 深圳的过去; 整个生物界和人类社会都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运动形式;(1)运动与静止;A.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关系:;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一维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三)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 联系: 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区别:(1)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 (2)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 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美丽的花朵”——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物质决定意识;;;劳动产生了语言;意识是??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哲学史小资料;无条件反射 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人工智能:; 极大地突破并延长了人脑意识活动的能力,更加充分地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使意识活动超越了狭隘的人脑的生理基础和思维的自然语言文字系统,建立起了客观的社会“神经系统”——电脑——通信网络系统,造成了人类意识活动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4.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一)社会历史趋向: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二)主体选择: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体选择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 世界是怎样统一的;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 意识统一于物质;视频资料:亿年的演化;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不过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反映。 ;(1)反对凭空创造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规律性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 新 加 坡 ;;反对: 无条件论和唯条件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