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检测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初二上学期月考
语 文 试 卷
出题人:王淑坤 审题人:樊宏斌 方芳
一.阅读(7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25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4.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闻一多《也许》)
6.那榆荫下的一潭, , 。(徐志摩《再别康桥》)
7.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 ,成功不居。夫唯不居, 。(《老子》二章)
8. 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老子》二章)
9.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在景物和节令的描写中蕴含着人的情思及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10.杜牧在《赤壁》中以其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英雄成名的机遇,表达自己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 。
1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12.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在遐想中将思念之情化为重逢的希冀的诗句是:
, 。
13.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20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15.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谓能养 ( ) ②游必有方 ( )
③德不孤,必有邻( ) ④君子喻于义( )
16. “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2分)
17. 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分)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晋平公⑴问于师旷⑵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⑶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⑴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⑵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⑶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吾年七十欲学(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 )
20.选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21.读罢选文,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