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文本前方
文本16 前 方文本导学学习重点 1.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体会本文的立意,理解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2.体会本文蕴涵哲理的语句。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迁徙(xǐ) ②按捺(nà)③颠簸(bǒ) ④惶惑(huánɡ) ⑤抛锚(máo) ⑥憔悴(qiáocuì)⑦温馨(xīn) ⑧崔颢(hào)(2)多音字①省②提③干④兴⑤奔⑥宁2.理解词义(1)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2)惶惑:疑惑畏惧。(3)漫浩浩:无边无际,形容路途遥远。(4)水中之屑:水中漂浮的碎末,喻微小。(5)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趣味也没有(多指文章)。(6)如痴如醉: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陶醉而不能自拔、神情恍惚。(7)按捺不住: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3.选词填空(1)克制·抑制①政府要学会克制行政干预的冲动,应着力于制度改革与创新,将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调节。②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的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解析 “克制”,抑制,多指情感。“抑制”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的产生或发展。“抑制”,在医学上指大脑皮层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阻止皮质的兴奋,减弱器官的活动;引申为压下去,控制。(2)体验·体味①时尚的生活关键是活出生活的精彩,能真切地体味生活的滋味。②苗栗县观光资源丰富,无论是逛南庄老街、泡泰安温泉,还是到三义赏木雕、到客家庄体验客家风情,苗栗每年都吸引很多岛内民众来走春。解析 “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味”指仔细体会。1.作者是如何切入摄影画面的?为什么要这样切入?请你说明一下摄影画面的内容。答: 答案 (1)作者以两个询问他们去向的问句切入,以便引出本文的话题。(2)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正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也就是说,作者不详细描述画面内容而如此切入,是由本文的主旨决定的。(3)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2.结合摄影作品,思考作者看到这幅摄影作品后,想到了什么。答: 答案 从摄影作品想到人们离家,想到离家是人类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所产生的原因,再由离家联想到人生,觉得人的一生,无论“离家”还是“归家”,都是“在路上”,从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况、人类的精神境遇,提出“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人无法还家”,“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充满了对人类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1.阅读2~7段,归纳人们“离家”的原因有哪些?答: 答案 ①人有离家远行的习惯。②外面世界的诱惑。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而富有刺激性,它能够开阔视野,发展和壮大自己,使人“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③由于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心或身抑或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束缚与压迫,被迫离家。④人的理想决定人们不断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总是受着不确定的前方、未来的呼唤与鼓舞,克制不住地有一种离家探索的欲望。2.“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路连接着家与前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答: 答案 (1)理由就是上文所说的“离家”的原因。(2)这里的“路”“家”“前方”具有双关义。“路”既指实际的路,更是指人生之途。“家”既指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也指人的精神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前方”既指空间的前方,也指追求的理想。3.《前方》表面上虽然在写离家,实际上仍着眼于归家。阅读8~11段,归纳作者揭示出的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文中引用崔颢、宋之问、卢纶、李益、韦庄的诗句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 (1)三重悲剧是指:①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②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③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2)这些诗句都表明古人的“思乡之情”,而此处的“思乡之情”在文中是指“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所以,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说明:人无论处在何地,都时刻惦念着自己的家园。4.本文既写了“离家”,又写了“归家”,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答: 答案 作者的真正意图是想写“归家”,不过这个“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的“家”,而是精神上的“家”。“离家”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归家”也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二者表面上不一样,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人的精神寄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