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三农发展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三农发展史

中国三农发展史 (古代史部分) 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进入到了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耕阶段。在这一时期,半坡原始居民掌握了种粟的技术,还有蔬菜和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农业文明就源于这一时期。大家可以说出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的特点吗?1.地域差异,受气候因素影响很大,因地制宜。2.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实行集体劳作。 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是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纺织技术有了新的进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的国家。在这一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我们纵观历史会发现生产力的每一次大发展都会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这次也是,但它同时也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因为贫富分化导致阶级出现,而国家正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奴隶主和努力两个阶级形成了。 夏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的发展。(五谷:稻、黍、稷、麦、豆),为了配合农业发展,历法也有较大进步,我认为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夏朝的《夏小正》,它记载着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气象、天象、和农事等内容。(此外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的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回顾历史和现实我们还可以知道统治者所做出的一切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经历夏朝和商朝之后,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井田制相适配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这里不多讲),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给诸侯臣下,授田者只能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一定贡赋。那是耕地沟洫(xù)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运用和推广,这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与此同时水利灌溉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著名的都江堰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筑的。 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是改变成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耕种土地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就转变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租。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而这种交租方式已持续就是2600多年。直到2006年我国才完全免除农业税,这是后话。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新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土地所有制有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cuī)征”(只根据土地的多少和田质地好坏征收赋税)和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征税),都属于这一种情况。 战国时期,奴隶主地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时机已经成熟。这样,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其中重要的有李悝(kuī)在魏国的变法(主要内容有,“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经》,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等)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从根本上瓦解奴隶制),变法运动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了。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以其雄才伟略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里我们只谈有关农业方面的,他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让老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入户籍,户籍上有了年龄、土地等项内容,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和徭役。这成为封建国家统治人民的根本制度。 在秦朝末年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十分沉重,土地兼并严重(整个封建社会没有一个朝代解决过这一问题,为什么?因为统治者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首先要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秦的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九百多戍卒,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自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到公元前202年初,这是楚汉之争的五年,公元前202年初项羽乌江自刎,刘备称帝建立汉。西汉建立后,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他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慎刑的措施。例如,他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包括:大量士兵罢归家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