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世之良相王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世之良相王旦

“平世之良相”:王旦论 按:如标题所示,本文为笔者关于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二。依时代顺序,之一为《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李沆论》、之三为《“左右天子为大忠”:寇准论》、之四为《恶的历史: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王钦若论》、之五为《“罔上弄權”:丁谓論》。笔者选择的贯穿于整个宋真宗朝历史的五个宰相,可以说大体上囊括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基本类型。通过对上述五种类型的宰相的政治活动,笔者试图把皇权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放到较为具体的历史场面来加以讨论,以期在视觉上更加清晰。 引言   向来,政治舞台的聚光灯总是投射在少数名人和具有戏剧性的事件上,而对凡人常事则过于吝啬。王旦虽然贵为宰相,但在权相林立的宋代,他的名声并不显赫。似乎既乏惊人的伟业,也无专横之恶名,没有什么可书可写的。因而,后世的宋史学者也往往对其略而不论。然而,我以为,历史的长河并不总是波澜壮阔,更多的还是平静地流淌,平静地走过一程又一程。历史的绝大部分景观可以说都是平淡的,没有浓墨重彩。但平淡也是不应忽视的存在,平静地流淌往往铺垫着波澜壮阔。就王旦而论,他主要活动于宋真宗时代。这并不是一个英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业的君主们业已逝去,留给了宋代历史上第一位正常继统的宋真宗一个偌大的江山。较之在血雨腥风中创业,或许在莺歌燕舞中守成更难。而在已经确定的“与士大夫治天下”[1]的基本框架之内,从第一位正常继统的皇帝开始,君臣关系如何定位,也不容回避地首先摆在了这一时期的君主和宰相们的面前。是启宋代君主独裁之滥觞,还是开宰辅专政之端绪,则关乎着历史的走向。我们无法推测王旦等当时的宰相们是否有着明确的认识,但他们的实际行为,则确实把宋代政治推向了宰辅专政制[2]的轨道,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君主独裁制。这中间,在宋真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内,长达十余年担任宰相的王旦,被宋人誉为“平世之良相”,[3]其作用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尽管在宋史学界对王旦尚鲜有专论,但我主要并不是想对其作人物褒贬论,而是意在分析其诸种行为的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是为论。 一、真宗时代   至道三年(997)三月,患病月余的宋太宗驾崩,皇太子奉遗制即皇帝位于柩前。[4]是为宋真宗。这一年,宋真宗刚好三十岁,[5]正可谓是“三十而立”。在宋代历史上,宋真宗是第一位正常继统的皇帝。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即位,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即皇帝位对于宋真宗来说,也许并不能使他踌躇满志,感到坐江山的愉悦,倒可以说是一份过重的承受。   首先是皇位继承的问题。自从宋太宗在“烛影斧声”之夜打乱了皇位继统的正常程序之后,皇位继承就成了一个变数。无论是皇叔皇弟,还是皇子皇孙,谁都可能成为、也可能不成为下一任的皇帝。宋朝的皇帝,把皇位这把交椅看得格外重,并不轻易树接班人,往往到了在位的晚期,病入沉疴之后,才在大臣们的劝说下,确定皇太子。被确定的皇太子,也未必是长子。这又是一个变数。皇太子的确立,乃至新皇帝的即位,也并不是在位皇帝一个人所能决定得了的事,一定要与主要大臣相商,获得赞同之后才能决定。因此,其幕后往往隐伏着朝廷中的派系之争。   我们来看一下宋真宗即位的背景。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子,在宋太宗去世的一年多前,才被立为皇太子。在此之前,凡是向宋太宗建议立皇太子的人,都被其以盛怒拒之。《宋史》卷281〈寇准传〉载:“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我一向称宋太宗为“亚开国皇帝”。这不仅是因为宋太宗参与导演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政变剧,更因为他是在“烛影斧声”之后,不明不白即的位。[6]以这样一位向来被认为是强权的君主,在确定继承人的问题上,也不得不同大臣相商。也许他知道,他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拒绝别人立储的建议,但却管不了身后之事,而他的大臣们却还要与新君共事,因此后继新君必须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同样是〈寇准传〉载:“准初自青州召还,人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7]寇准回答宋太宗的话,说得极为委婉,但宋太宗听得出来,我们也看得出来,寇准实际上是赞同宋太宗的提案的。这就使宋太宗作出了从诸子之中选择真宗的决定。而据《五朝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四的记载,宋真宗被立为皇太子则是由于寇准的提名。总之,这些都是宋真宗被立为皇太子的幕后操作。   然而,靠非正常方式登基的宋太宗,心胸狭隘多疑,他虽然在自己病情不得已的情况下,立了真宗为皇太子,但总有些不情愿。接着上面引述的〈寇准传〉的记载,就有如下的叙述:“(皇太子)庙见还,京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